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活動中,供應商為謀求中標往往會使出各自的“看家本領”,力求通過投標文件把自身最具競爭力的一面展示出來,而所展示的不少信息屬于本企業(yè)的商業(yè)秘密。商業(yè)秘密的泄露,對供應商日后的經營和管理非常不利。因此,在政府采購活動中應注意保護供應商的商業(yè)秘密不被泄露,尤其是評審初期即被認定投標無效的供應商。
無效標的商業(yè)秘密更易泄露
招標活動結束后,似乎有關招投標的保密工作就不再重要,其實“后招投標期”的保密工作也相當關鍵。一些采購代理機構對招投標資料的管理并不十分嚴格,資料散失、隨意借用等現象時有發(fā)生,加之參與開標、評標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有關投標人的商業(yè)秘密可能在不經意間被泄露出去。對供應商而言,商業(yè)秘密如遭泄露,打擊是致命性的,其優(yōu)勢將有所削弱,競爭對手將群起效仿。商業(yè)秘密泄露的原因主要有:
招標采購單位對無效投標的文件不能妥善保管,認為既然無效就如同廢紙一張,未能作為采購文件的一部分保存;投標供應商在自己的投標被認定為無效后,心情不好,認為投標文件等相關資料失去價值,隨便丟棄;評審專家和參與評審的采購人代表往往會把無效投標作為談資,不分場合,隨便道出供應商的商業(yè)秘密。
秘密泄露可能導致不利
在以后的投標競爭中,對于其他潛在投標供應商而言,上次投標無效的供應商基本無秘密可言,競爭對手可以有針對性地彌補自己的弱勢,抵消無效投標供應商的強項。
招標采購單位片面地形成無效投標供應商資質軟、實力不夠的印象,對該供應商缺少信任感。在未來的采購項目設定投標資格條件時,可能通過故意撥高或設置特殊條件的方式阻止這個供應商。
無效投標更需要關愛
財政部18號令強調了保密的重要性,這意味著在招投標活動中并非所有的信息都能、都要公開,且公開也有時段要求。其中,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招標采購單位應當采取必要措施,保證評標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第五十一條規(guī)定,“供應商對政府采購事項有疑問的,可以向采購人提出詢問,采購人應當及時做出答復,但答復的內容不得涉及商業(yè)秘密”??梢哉f,法律為防范和制止招投標中的泄密設置制度性保障,但僅有制度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廣大招標采購單位及其相關人員必須以法為鑒,規(guī)范操作。
評審專家和采購人代表講究職業(yè)道德 加強政府采購從業(yè)人員的廉政教育、職業(yè)道德教育,通過集體學法、知識競賽等活動宣傳政府采購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違反黨紀、政紀的處分條例,讓業(yè)內人員謹記“法律有規(guī)定,制度有約束,胡來不得”,不斷提高從業(yè)人員的思想覺悟和政治素質,構筑牢不可破的反腐倡廉心理防線。
廣大政府采購從業(yè)人員應自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的侵蝕,積極預防職務犯罪行為的發(fā)生。
招標采購單位重視無效投標文件的保管 應作為采購文件的一部分裝訂存入檔案,不能隨意處理,隨意借閱。
無效投標供應商自身有強烈的保密意識 市場競爭中得失是常事,保護好自己的商業(yè)秘密就是保護好自己下一次競爭的本錢。
防止泄密的機制和泄密后的應急補救機制 著力在評審紀律約束、泄密責任追究制方面下功夫。政府采購從業(yè)人員要深入研究學習并堅決地執(zhí)行政府采購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以實際行動堵住政府采購商業(yè)秘密泄露的“暗流”。招標采購單位在招標投標活動中應建立防止泄密的機制和泄密后的應急補救機制,一方面盡可能堵塞信息泄露的渠道,防止招投標信息的“跑、冒、滴、漏”,另一方面還要有周全的補救措施和應急預案,信息一旦泄露,要迅速防止再擴散,以消除其消極影響,如果所泄露的信息已影響到公開競爭和招標結果,必須當機立斷,停止招標活動。招標采購單位還應加大對相關工作人員的考核,通過簽訂“責任狀”的方式,明確職責。
監(jiān)察、財政、檢察等職能部門協同,加大查處力度 對泄露供應商商業(yè)秘密的機構和人員要以鐵的紀律、鐵的手腕從重處罰,對照《政府采購法》、18號令等法律法規(guī)追究其法律責任,該批評的批評,該處分的處分,該追究刑事責任的一定一追到底,絕不姑息遷就,對情節(jié)惡劣的“慣犯”還要公開曝光,力求以查處促進規(guī)范操作、以查處制止泄密行為,致力于維護正常的政府采購工作秩序。
張棟天 政府采購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