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價采購雖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采購方式,但也有其嚴格規(guī)范的操作程序??稍趯嶋H工作中,不少采購人及其采購代理機構卻為了提高采購效率簡化了詢價程序,僅以打電話問問價格的方式完成詢價采購操作。
對此,筆者認為,這種把詢價采購簡化成“電話采購”的操作,是非常不嚴肅也是極不規(guī)范的,必須予以制止?!半娫挷少彙庇幸韵?個弊端:
違反法定程序
把詢價采購簡化成“電話采購”,明顯違反了詢價采購的法定操作程序?!墩少彿ā返谒氖畻l明確規(guī)定,在詢價小組確定了不少于三家詢價對象后,要向被詢價對象發(fā)出詢價通知書,讓其報價。這就是說,法律規(guī)定的詢價方式是通過發(fā)放詢價通知書的形式進行操作的,是一種書面形式的詢價,“白紙上要落下黑字”;而通過電話的方式讓被詢價對象進行報價,是一種口頭詢價形式,這是兩種完全不相同的詢價方式。因而,利用電話詢價缺乏應有的法律依據。
易暗箱操作
把詢價采購簡化成“電話采購”,削弱了內部操作的牽制力度,很容易產生舞弊行為或暗箱操作問題。由于使用電話通話形式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使得電話詢價只能由一個工作人員給被詢價對象打電話詢價,其他工作人員一般無法參與,這導致了整個詢價過程的相互牽制力度比較脆弱。如果打電話的工作人員暗中作弊,有意暗示對方降低報價或接受對方多次重復報價等,對于這些舞弊行為,均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
難取證
把詢價采購操作成“電話采購”,難以取得有效的外部憑證材料,一旦發(fā)生質疑或投訴,采購代理機構的工作就很被動了。如果采取電話詢價,詢價記錄只能由詢價采購的工作人員單方面填寫,無法取得被詢價對象的確認手續(xù),這樣很容易滋生許多不應有的麻煩。如一些素質不好的供應商利用電話詢價的缺陷,謊稱詢價工作人員“記錯”或“聽錯”了他們的報價,然后到處質疑、宣傳。而一旦遇到這些矛盾或問題時,詢價工作人員根本就拿不出合法有效的詢價記錄,從而導致對矛盾問題的處理非常被動,這嚴重擾亂了正常的采購工作秩序。
影響采購效果
把詢價采購操作成“電話采購”,留給供應商考慮或決策的時間太短,進而影響到政府采購的質量和效果。
供應商正常經營的目的是要獲得效益最大化,因而,他們對每筆經營業(yè)務都有詳細的分析和決策過程,如果通過電話形式來要求供應商立即報出不得再更改的報價,供應商可能沒有太多時間去決策和分析了,在倉促的報價過程中,他們一般不會大幅度降低報價,這樣政府采購的效果不會很理想。
崔建才 政府采購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