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一飲水工程項目的采購中,某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在招標文件中規(guī)定,開標將在有公證人員公證的情況下進行,開標結果將及時通知所有投標人。對于這一規(guī)定,自招標文件發(fā)出之日起至投標截止時間的前一天,都沒有供應商提出過異議。投標截止時間當天,N公司前來遞交投標文件的投標代表卻要求參加開標儀式。但代理機構表示,“其他投標人都沒參加,你們不能搞特殊。否則我們的公平性可能會遭到其他投標人的質疑?!?/P>
遭到代理機構的拒絕后,N公司的投標代表也沒再強求,但他離開投標現場后給一位經常參加過政府采購投標的親戚打電話,無意中說起剛才被拒絕參加開標的事時,這位親戚卻告訴他:“如果你擔心他們在開標時做手腳,你可以要求參加。以前一位采購中心的項目負責人告訴過我,根據法律,我們投標人是有參加開標儀式的權利的……”于是N公司的投標代表又返回代理機構,要求參加開標。 不過,當N公司的投標代表到達代理機構時,開標活動已經開始,他走進開標室時也遭到了阻攔,于是在投標人和代理機構之間“上演”了不和諧的一幕。 投標人都有權參加 對于投標人是否有權參加開標儀式的問題,中招國際招標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胡杰的觀點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規(guī)定,開標應當公開進行,邀請所有投標人參加。業(yè)界人士普遍認為,既然是公開進行的,就應當允許相關當事人參加。投標人作為采購活動的一方當事人,不應該被拒于開標大門外。至于投標人自愿放棄參加開標儀式的,那就另當別論了。 深圳市政府采購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邀請投標人參加開標儀式,可以使投標人得以了解開標是否依法進行,有助于使他們相信代理機構不會任意做出不適當的決定;同時,也可以使投標人了解其他投標人的投標情況,做到知己知彼,大體衡量一下自己中標的可能性,這對采購人的中標決定也將起到一定監(jiān)督作用。上海的一位政府采購從業(yè)人員則表示,通過公開開標,投標人可以發(fā)現競爭對手的優(yōu)勢和劣勢,可以判斷自己中標的可能性大小,以決定下一步應采取什么行動。法律這樣規(guī)定是為了保護投標人的合法權益。只有公開開標,才能體現和維護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則。 監(jiān)督部門理應通知 據了解,雖然根據《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的規(guī)定,招標采購單位在開標前,應當通知同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有關部門。財政部門及有關部門可以視情況到現場監(jiān)督開標活動。但由于許多地方財政部門負責政府采購監(jiān)管工作的人員有限,接到代理機構的“通知”后不一定有精力參與。時間久了,不少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就對“開標前通知同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有關部門”的程序棄之不用了。一位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的從業(yè)人員還坦然地說:“反正通知不通知結果都一樣,沒必要多此一舉?!?/P>
但湖南省某甲級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的負責人卻表示,通知和不通知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沒有通知,一旦開標環(huán)節(jié)遭遇投訴,監(jiān)管部門就可能追究“沒通知”的責任。記者在采訪中也遇到過這樣的案例,在一監(jiān)控設備的招標中,某市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的開標程序完全按照《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進行,但在采購結果公布后,評分結果排名第二的投標人因“無緣中標,希望項目被廢標后重新組織”,遂向當地財政部門惡意投訴,稱中標供應商的投標產品不能完全滿足招標文件的要求。最終,雖然中標供應商的投標產品通過了當地財政部門組織的復查,但代理機構開標前未通知卻被追究了。 有無必要引入公證 據調查,在當前的政府采購活動招標中,不少政府采購代理機構都引入了公證。如西藏自治區(qū)政府采購中心、河南省洛陽市政府采購中心等。北京市財政局還專門發(fā)布了《關于市本級部分政府采購項目引入公證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據了解,該通知發(fā)出后,北京的不少政府采購項目都引入了公證。 對于政府采購項目的開標有無必要引入公證這一問題。業(yè)界人士的看法并不相同,如洛陽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李靜就認為,邀請公證人員對開標過程依法進行公證,可以提高依法開標的公信力。而一部分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的從業(yè)人員主張公證的初衷卻是,萬一遇到質疑或投訴,引入公證的做法或可以減免其責任。不過,在江蘇省南通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施克儉看來,一般的項目沒有必要引入公證。因為引入公證也意味著增加費用,“與其廣泛地公證,不入把邀請公證的費用用在對從業(yè)人員的培訓上”。 當然,還有一部分從業(yè)人員不主張公證的原因并不是為了節(jié)約采購成本,而是擔心公證虛設?!肮C人員也是受聘于代理機構的,受托人的所有報酬,都是由代理機構支付。獲取利潤是中介代理機構生存和發(fā)展的動力,一旦獲利目標受到影響,就可能不再邀請公證人員進行公證。而有些公證人員是有被邀請的需求的。因此,很難保證他們發(fā)揮真正的公證作用?!币晃粡臉I(yè)人員向記者介紹。 不過,多數人還是建議,對于重大項目,在開標時最好還是邀請公證人員在場進行公證。根據北京市財政局《關于市本級部分政府采購項目引入公證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該市引入公證的政府采購項目包括政府辦實事項目、市財政局代表市屬預算單位作為采購人的項目、采購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社會影響較大的項目、單臺金額在100萬元以上的醫(yī)療設備項目及納入部門集中采購試點的項目。
來源:政府采購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