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政府采購工作中涉及到大量的秘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保守相關秘密成為政府采購的重要課題。
根據我國《政府采購法》、《招標投標法》、《保密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及其他相關法規(guī)的具體規(guī)定,政府采購領域涉及的秘密范圍廣泛,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采購領域保密狀況總體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令人憂慮的問題,有必要加強研究,以保證政府采購的財政支出改革目標落實到位,實現好政府采購的政策功能與社會效益。
政府采購的保密范圍
國家秘密 根據相關規(guī)定,目前政府采購涉及到的國家秘密內容,有網絡安全方面的采購清單,如為規(guī)范電子政務內網主干網及各接入網的安全保密系統(tǒng)建設、確保電子政務內網安全可靠運行,各地以省為單位都印發(fā)了《電子政務內網安全保密產品推薦目錄》,涉及網絡安全的產品主要有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tǒng)、安全審計系統(tǒng)、漏洞掃描系統(tǒng)、安全隔離與信息交換系統(tǒng)、物理隔離卡等。隨著政府采購事業(yè)的發(fā)展,涉密事務將會不斷增加,政府采購應該適時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商業(yè)秘密 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發(fā)出要約邀請,潛在投標供應商對要約邀請進行承諾,必然涉及到商家的商業(yè)秘密。企業(yè)的商業(yè)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本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本企業(yè)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招投標中的標底及標書內容等信息屬于商業(yè)秘密。
工作秘密 主要是指政府采購操作過程中,與法律規(guī)定和操作行為密切相關的、保持政府采購公平有序競爭的一系列需要保密的工作內容。包括崗位信息的獨立性和封閉性,投標供應商數量和名稱,抽取評委的相關信息,評標過程綜合信息的保密,采購資料、文件的歸檔、借閱、處理,計算機信息的保密,以及一切有關結果公布之前需要處理和保密的事項等。
采購領域的保密現狀
保密意識不強 采購機構忙于各類招標采購事務,未能把政府采購領域內的保密工作落到實處,或者僅僅提出了相關口號,而沒有具體控制約束機制,甚至認為保密工作與自己無關,在采購實踐中任意公布屬于保密性質的材料,機械式執(zhí)行政府采購公開性原則,對于有保密性的采購事項,沒有采取特定方式予以積極配合,重采購實踐,輕保密工作。
工作措施不力 投標供應商數量和名稱的信息,是財政部18號令明確規(guī)定的保密內容,一旦泄露將對政府采購公平競爭帶來很大沖擊,而投標供應商登記手段的欠缺,又增加了保密與追查的難度。評委抽取不嚴密導致的評委信息泄露也給了采購人與供應商鉆營的余地。開標現場信息的保密不完善也帶來泄密隱患,一些現場細節(jié)性內容的泄露,容易直接引發(fā)供應商的無理取鬧行為。一些基層集中采購機構工作場所簡陋,評標場地的隔音效果不好,也能引發(fā)泄密。采購機構工作人員對于采購資料保管、處理不力,在采購資料的歸檔和借閱、使用等制度設置上存在漏洞,一些關鍵性的資料時時泄露,給采購機構的正常工作秩序造成難以彌補的影響。還有一些工作人員對于計算機防竊密處理裝置設置漠不關心,也給采購資料涉密內容的安全性帶來隱患。
不注意保護投標人的商業(yè)秘密 采購文件要求投標人提供技術方案、設計構想、工藝程序、科研技術參數、鑒定結果、研發(fā)測試情況、技術專利、成功業(yè)績、財務資料、產品圖紙、工藝配方等等,這些都與企業(yè)商業(yè)秘密密切相關,而投標人必須在投標時放棄對商業(yè)秘密的固守而予以全方位展示。因此投標時商業(yè)秘密對評委和采購機構公開是必然的,招標的標底及投標書內容均屬于保密范疇,而采購機構對于投標人的投標書的重視程度與法律規(guī)定相比,反差巨大。另外,由于沒有相關規(guī)定,采購機構在處理投標文件副本時存在的泄密隱患尤其多。
完善保密工作的相關措施
政府采購的相關管理和操作機構針對政府采購行業(yè)涉密的具體內容和特點,有針對性地制訂好保密規(guī)章制度,這是做好保密工作的首要任務。
涉密崗位要分設 操作程序崗位與涉密崗位要兼顧合理與效能進行分設,不得相互兼職,人員不足可以補充完整,嚴格崗位職責,獎懲分明。
嚴格回避制度 依據《政府采購法》關于回避制度的規(guī)定,內部工作人員一旦與投標供應商和采購單位存在回避需要時,要主動提出回避,歡迎社會對工作人員的監(jiān)督,采購人員應該回避而未回避的,發(fā)現后要嚴肅處理。
要設置專職開標人員 開標現場保密工作是政府采購保密的重要內容,而良好的開標現場管理能夠促進保密工作開展,專職開標工作人員的設立既能保證開標現場需要,也能強化職責定位,便于在素質、職業(yè)道德、敬業(yè)心等方面綜合培養(yǎng)人才,同時專設開標人員也便于資料的保管、移交,泄密風險銳減。
投標供應商的資料要嚴格保密 供應商資格預審材料、購買標書記錄要由專人管理,最好要有專門的工作室,內部其他崗位人員不得介入,購買標書的供應商信息應先由其獨立填寫,設計出單獨的表格,分開登記,最后由工作人員收集匯總的供應商信息必須嚴格保密,未經領導批準任何人不得借閱,特別要防止從采購人的渠道外泄。
采購資料與開標資料內部移交工作要及時有效 開標結束以后要對中標結果進行公示,時間是7個工作日,因此這段時間內的資料保密工作很關鍵,應該禁止一切形式的借閱復制操作,開標人員在起草中標結果公告信息后要及時移交采購資料,不得以任何形式滯留,檔案管理員要嚴格執(zhí)行借閱登記制度,剛開標項目的資料不得借閱給任何人,待一定期限后才能解禁。
評標現場要真正成為評委會工作的舞臺 要探索建立限制采購人參與評標的政策措施。采購人及其單位領導可以參與開標現場的咨詢和解釋活動,但咨詢事項結束以后應該即刻離場,評標現場所有通訊工具一律關閉,評委不得單獨外出。
對供應商的商業(yè)秘密要進行重點保護 投標書副本可以給采購人一份,但是要履行相關手續(xù),要進行登記,填寫保密承諾書。采購機構除了對投標書正本按規(guī)定存檔外,還要對多余的副本妥善處置,最好在一定時期內集中存放,確實需要集中處理時,要報政府采購監(jiān)管部門審批,進行保密處理,邀請監(jiān)管部門現場監(jiān)督,對副本進行碎紙化處理,達到保密規(guī)定時才能進行后續(xù)的處理程序。對于涉及供應商商業(yè)秘密的評委、監(jiān)管人員、采購機構工作人員等,要逐一簽訂保護投標人商業(yè)秘密的承諾書,評標現場的一切資料包括草稿紙張等一律要留下,由采購機構人員集中處理,評委不得以任何借口帶走標書副本。
來源:政府采購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