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項目就別提了,最后的中標供應商倒是偷著樂了半天,但卻苦了我們采購中心,特別是我和同事小劉。”提到剛剛組織完的教學樓維修招標,某區(qū)政府采購中心項目負責人小吳表現(xiàn)得苦不堪言。這是怎樣的一次采購呢?
據(jù)小吳介紹,受采購人委托,1月21日,小吳所在的采購中心開始就其所需的教學樓維修進行招標。為了保證參與投標的供應商都具備相應條件,采購中心要求供應商在領取招標文件時,出示此次采購所需資質(zhì)以及項目經(jīng)理證書和項目經(jīng)理的身份證。在領取投標文件階段,小吳和同事小劉進行一一檢查后,把投標文件分別給了包括C公司在內(nèi)的7家企業(yè)。
2月13日上午,評標活動如期舉行,7家企業(yè)的代表都滿懷期待地等候在評標大廳外。下午3時,評審終于有了結(jié)果。知道自己沒有中標,C公司的代表隨即找到小吳,想知道落標的原因:“對于這個項目,我們自己親自到過教學樓維修實施地考察過,我們的方案及報價都很有競爭力,怎么就敗下陣來了呢?B公司的中標價格是多少?”面對C公司代表的疑問,小吳真不忍心告訴其實情,因為他們的投標文件在開評還不到20分鐘就因“單位的項目經(jīng)理證書和個人身份證的姓名有一個字音同字不同”被判作了無效投標文件。
得知這個原因后,C公司的代表當即便大動干戈,發(fā)起火來:“這怎么可能?這不應該呀?我們的這些資質(zhì)和身份證等在領招標文件時就給你們看過了?。烤鸵粋€字在做項目經(jīng)理證書時弄錯了,能有這么嚴重嗎?如果有問題,領招標文件時你們就應該說,我們完全可以及時更正……”雖然對C公司因此錯過機會有些同情,但C公司代表的態(tài)度卻讓小吳有些受不了。“我們又不是專家,我們覺得可以忽略不計的問題,他們覺得有問題我們能怎么辦?”
于是雙方“對立”了起來,C公司代表不依不饒:“如果你們說了不算,那在領招標文件時,為什么要求我們提供這些東西?”小吳則說:“你們是在質(zhì)疑嗎?口頭質(zhì)疑我們不受理?!盋公司代表沒好氣地擺明了態(tài)度:“要書面的,行,我明天就給,沒有滿意的答復,看我怎么弄你們。大不了以后再不參與你們組織的政府采購……”
次日,C公司送來了書面質(zhì)疑。面對C公司的質(zhì)疑,采購中心組織了全體人員的討論會。剛開始時,與會人員一致認為C公司代表的態(tài)度太惡劣,可惡!但在商量對策的討論中,大家開始研究起C公司的投標文件來。
“研究”中,他們發(fā)現(xiàn)C公司在這次投標中,確實有很強的競爭實力,要是不出這個問題,有很大中標的可能,考慮到平時也有把音同的字不小心給打錯,不少同事開始同情起C公司來。最終,大家決定好好安撫C公司,而“安撫”工作則讓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小吳和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C公司項目經(jīng)理證書有問題的小劉共同擔當。
小吳最后說:“這個‘安撫’工作不好做呀。想想評標結(jié)束后我那態(tài)度,現(xiàn)在一下子要改變真難。哎,不過,也是自找麻煩,先審什么資質(zhì)。但這個工作再難做也得做,因為我聽專家說了,公開招標搞資格預審是不合法的。一旦引起投訴,吃虧的是我們呀。”
來源:可可 政府采購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