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編制
http://www.zhuyuchen.cn/index.php
發(fā)布日期:2010年04月12日
《政府采購法》第六條規(guī)定:“政府采購應當嚴格按照批準的預算執(zhí)行?!币环矫?,說明政府采購預算是實施政府采購活動的不可逾越的屏障,任何采購項目都必須有預算,而且中標(成交)的價格必須控制在預算范圍內。另一方面,同時說明預算編制具有一定的時間性,每個采購單位每一年只有一次預算編制機會,搞不好就不能實施好政府采購項目,該辦的事情沒有辦好,將帶給國家、社會和采購單位一定的損失,因此編制政府采購項目預算不是小事。
一是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編制一定要全面。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編制不僅僅是財務管理的一種手段,也不僅僅與單位的財務人員有關。事實上,全面預算管理不僅僅是一種管理工具,更是一種管理模式,它與采購單位的每一個人息息相關,貫穿于政府機關(事業(yè)單位、團體組織)的方方面面,滲透在政府采購管理體系的全過程。雖然從形式上看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的結果表現為一系列的財務數據,但這些財務數據來源于與采購單位相關的各個角度,來源于使用部門、使用者個人,來源于市場調查摸底……
政府采購項目中標(成交)結果(政府采購項目預算執(zhí)行結果)是政府采購預算編制操作水平的集中體現,通過預算執(zhí)行結果與預算目標的差異分析,發(fā)現市場供求、產品定位、生產水平、中間環(huán)節(jié)等許多層面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進而提高預算編制和預算執(zhí)行的水平,最終為未來的采購項目的達成提供保證。
二是編制政府采購項目預算要與市場供求狀況緊密對接。顧名思義,預算即有預有算,預算結合,預算應該有預測和計算兩方面的含義,預測就是對所采購的產品進行跟蹤調查和貨比三家后得出的呈波動形的第一手材料,說到底預算是市場狀況與采購目標的有機鏈接。編制項目政府采購預算不能“閉門造車”,也不能偏聽偏信,更不能想當然,不能聽風就是雨,那樣就會誤入歧途,弄不好就會把事情搞砸。在政府采購中心經常碰到由于預算過低而導致廢標情況的發(fā)生,有的采購單位經辦人員拿著2007年的買的價格去造2009年的采購預算,主觀地認為價格不會波動太大,結果事與愿違。比如某采購中心受某廳局委托采用單一來源方式采購一批軟件,采購預算為40萬元,采購中心組織評標專家、采購人代表經過與供應商多輪協商談判,價格下不來,原因是該軟件不具有推廣使用價值,供應商失去擴大再生產的機會,因而一種自覺的自我保護意識使得供應商不愿意降價,這不足為怪,一項沒有市場前景的產品當然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收回投資(雖然該項目經過采購中心的不厭其煩盡心盡力的努力還是使采購人在預算以內買到要買的產品)。事實證明,好的采購預算既可以滿足采購單位的需求,同時也可以減少政府采購中心的廢標產生,從而達到節(jié)約財政資金的政府采購這樣一個雙贏的目的。
三是政府采購項目預算應該涵蓋本單位的較長期的發(fā)展目標。說到較長期并不是要采購單位寅吃卯糧,用明年的錢買今年的東西,那樣是會產生惡劣的后果的。而是要提醒采購單位應該考慮孰輕孰重,哪樣東西必須滿足較長時間的需要,哪些東西是消耗性產品,毋須投入太多資金而造成浪費。老子有云:“治國如烹小鮮”,政府采購預算編制猶如一道色香味型俱佳的菜品,各種佐料、配料、主料就是一項項的項目預算,誰多誰少必須經過嚴格的計算,如果不加區(qū)分,一古腦胡亂混合在一塊勢必影響整道菜的質量和味道,影響政府采購預算的整體水平的提升。如果不科學地區(qū)分采購項目的輕重關系,還可能使財政資金產生浪費,如有的行政機關以拉開檔次為目的,為領導配備的電腦用的4核或6核的CPU,一個不搞科研的行政領導,配備如此高檔的辦公設備,實際上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當然,編制政府采購的項目預算不是要將采購單位整體預算實行人為分割,恰恰相反,就是要通過項目預算來對政府采購整體預算進行科學排序。目前,行政機關的預算有些不太正常,有的采購單位能耐大,通過“跑部前進”,錢來得多,用得也就大方,因此,瞧不起國貨,看不起民族品牌,眼睛望著豪華,心里想豪華,做出來的預算也處處體現豪華。而一些能耐小的單位,則煞費苦心,狠不能一分錢能變成一元錢,因此在造預算時,將別人的成交價格就變成自己的預算數據。以上兩種編制政府采購預算的弊病都是編制政府采購項目預算時必須革除的。編制政府采購項目預算應該基于預算的執(zhí)行、內部資源優(yōu)化或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適時對預算項目進行修正或作重新思考,進而調整預算。
四是預算不能簡單地等同于預測。預算應該是根據預測結果與預算目標之間的差距提出的對策性方案。通過預測并進行有效的預算管理是防范風險的一項重要措施。預算風險無非是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編制的預算過低,供應商無法響應,導致不能采購;另一方面,預算編制過高,造成資金沉淀,使財政資金的利用率降低。因此,編制政府采購項目預算,不能主觀臆斷,更不能做出違背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的事情來,比如,有的采購人單位以追求高新、進步為目標,這是沒有錯誤的,但是有個“度”,這個度就是法律所規(guī)定的購買國貨的規(guī)定和必須有三家以上潛在供應商作出響應,不能在技術參數中羅列一些的國外品牌才有的東西,那樣勢必影響采購項目的實施。一句話,編制預算不能好高騖遠,只能在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的規(guī)定下,老老實實地進行編制,因為普天下并非只有你一個人聰明。
五是預算編制重在落實執(zhí)行。采購單位全面預算管理從本質上講是對財政資金嚴格管理的一種手段,它通過規(guī)劃未來的發(fā)展定位來指導現在的實踐,對政府采購起著全方位的支持作用。準確、合理的預算本身并不能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只有嚴格執(zhí)行預算,使每一個項目政府采購的發(fā)生都與相應的預算項目聯系起來,才能真正達到全面預算管理控制的目的。因此,全面預算管理除了采購單位全員參與、預和算結合外,更重要的是預算反饋和預算監(jiān)控,以及對預算執(zhí)行情況考核和激勵,落實全面預算的管理職能,否則全面預算將成為流于形式的數字游戲。
六是對預算全程動態(tài)監(jiān)控和調整,實行滾動預算
如果采購單位的政府采購預算調整是以月度為單位的話,那么預算執(zhí)行的監(jiān)控應該是每天的,預算執(zhí)行的反饋至少應該是以周為單位,特別對廢標需要重新采購項目的預算應該認真加以審查,以便根據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及時調整政府采購預算。對于個別項目的執(zhí)行周期是跨年度,同時新項目的開發(fā)計劃與現有項目的執(zhí)行情況是密切相關的,因此,以一年為區(qū)間的滾動預算是十分必要的。滾動預算可以使來年的政府采購目標更準確、預算安排更合理、前期準備工作更從容。
強化編制政府采購項目預算本身并不是最終目的,更多的是充當一種在政府采購戰(zhàn)略目標與資金有效管理之間聯系的工具。預算是一種系統的方法,用來分配采購單位的人、財、物資源,監(jiān)控其實施進度,有助于控制開支,并能夠預測到政府采購的所能實現的目標。因此,編制政府采購項目預算是政府采購諸多環(huán)節(jié)中一個很具體也很重要的工作,必須抓緊抓好。
來源:湖南省省直機關政府采購中心
一是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編制一定要全面。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編制不僅僅是財務管理的一種手段,也不僅僅與單位的財務人員有關。事實上,全面預算管理不僅僅是一種管理工具,更是一種管理模式,它與采購單位的每一個人息息相關,貫穿于政府機關(事業(yè)單位、團體組織)的方方面面,滲透在政府采購管理體系的全過程。雖然從形式上看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的結果表現為一系列的財務數據,但這些財務數據來源于與采購單位相關的各個角度,來源于使用部門、使用者個人,來源于市場調查摸底……
政府采購項目中標(成交)結果(政府采購項目預算執(zhí)行結果)是政府采購預算編制操作水平的集中體現,通過預算執(zhí)行結果與預算目標的差異分析,發(fā)現市場供求、產品定位、生產水平、中間環(huán)節(jié)等許多層面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進而提高預算編制和預算執(zhí)行的水平,最終為未來的采購項目的達成提供保證。
二是編制政府采購項目預算要與市場供求狀況緊密對接。顧名思義,預算即有預有算,預算結合,預算應該有預測和計算兩方面的含義,預測就是對所采購的產品進行跟蹤調查和貨比三家后得出的呈波動形的第一手材料,說到底預算是市場狀況與采購目標的有機鏈接。編制項目政府采購預算不能“閉門造車”,也不能偏聽偏信,更不能想當然,不能聽風就是雨,那樣就會誤入歧途,弄不好就會把事情搞砸。在政府采購中心經常碰到由于預算過低而導致廢標情況的發(fā)生,有的采購單位經辦人員拿著2007年的買的價格去造2009年的采購預算,主觀地認為價格不會波動太大,結果事與愿違。比如某采購中心受某廳局委托采用單一來源方式采購一批軟件,采購預算為40萬元,采購中心組織評標專家、采購人代表經過與供應商多輪協商談判,價格下不來,原因是該軟件不具有推廣使用價值,供應商失去擴大再生產的機會,因而一種自覺的自我保護意識使得供應商不愿意降價,這不足為怪,一項沒有市場前景的產品當然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收回投資(雖然該項目經過采購中心的不厭其煩盡心盡力的努力還是使采購人在預算以內買到要買的產品)。事實證明,好的采購預算既可以滿足采購單位的需求,同時也可以減少政府采購中心的廢標產生,從而達到節(jié)約財政資金的政府采購這樣一個雙贏的目的。
三是政府采購項目預算應該涵蓋本單位的較長期的發(fā)展目標。說到較長期并不是要采購單位寅吃卯糧,用明年的錢買今年的東西,那樣是會產生惡劣的后果的。而是要提醒采購單位應該考慮孰輕孰重,哪樣東西必須滿足較長時間的需要,哪些東西是消耗性產品,毋須投入太多資金而造成浪費。老子有云:“治國如烹小鮮”,政府采購預算編制猶如一道色香味型俱佳的菜品,各種佐料、配料、主料就是一項項的項目預算,誰多誰少必須經過嚴格的計算,如果不加區(qū)分,一古腦胡亂混合在一塊勢必影響整道菜的質量和味道,影響政府采購預算的整體水平的提升。如果不科學地區(qū)分采購項目的輕重關系,還可能使財政資金產生浪費,如有的行政機關以拉開檔次為目的,為領導配備的電腦用的4核或6核的CPU,一個不搞科研的行政領導,配備如此高檔的辦公設備,實際上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當然,編制政府采購的項目預算不是要將采購單位整體預算實行人為分割,恰恰相反,就是要通過項目預算來對政府采購整體預算進行科學排序。目前,行政機關的預算有些不太正常,有的采購單位能耐大,通過“跑部前進”,錢來得多,用得也就大方,因此,瞧不起國貨,看不起民族品牌,眼睛望著豪華,心里想豪華,做出來的預算也處處體現豪華。而一些能耐小的單位,則煞費苦心,狠不能一分錢能變成一元錢,因此在造預算時,將別人的成交價格就變成自己的預算數據。以上兩種編制政府采購預算的弊病都是編制政府采購項目預算時必須革除的。編制政府采購項目預算應該基于預算的執(zhí)行、內部資源優(yōu)化或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適時對預算項目進行修正或作重新思考,進而調整預算。
四是預算不能簡單地等同于預測。預算應該是根據預測結果與預算目標之間的差距提出的對策性方案。通過預測并進行有效的預算管理是防范風險的一項重要措施。預算風險無非是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編制的預算過低,供應商無法響應,導致不能采購;另一方面,預算編制過高,造成資金沉淀,使財政資金的利用率降低。因此,編制政府采購項目預算,不能主觀臆斷,更不能做出違背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的事情來,比如,有的采購人單位以追求高新、進步為目標,這是沒有錯誤的,但是有個“度”,這個度就是法律所規(guī)定的購買國貨的規(guī)定和必須有三家以上潛在供應商作出響應,不能在技術參數中羅列一些的國外品牌才有的東西,那樣勢必影響采購項目的實施。一句話,編制預算不能好高騖遠,只能在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的規(guī)定下,老老實實地進行編制,因為普天下并非只有你一個人聰明。
五是預算編制重在落實執(zhí)行。采購單位全面預算管理從本質上講是對財政資金嚴格管理的一種手段,它通過規(guī)劃未來的發(fā)展定位來指導現在的實踐,對政府采購起著全方位的支持作用。準確、合理的預算本身并不能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只有嚴格執(zhí)行預算,使每一個項目政府采購的發(fā)生都與相應的預算項目聯系起來,才能真正達到全面預算管理控制的目的。因此,全面預算管理除了采購單位全員參與、預和算結合外,更重要的是預算反饋和預算監(jiān)控,以及對預算執(zhí)行情況考核和激勵,落實全面預算的管理職能,否則全面預算將成為流于形式的數字游戲。
六是對預算全程動態(tài)監(jiān)控和調整,實行滾動預算
如果采購單位的政府采購預算調整是以月度為單位的話,那么預算執(zhí)行的監(jiān)控應該是每天的,預算執(zhí)行的反饋至少應該是以周為單位,特別對廢標需要重新采購項目的預算應該認真加以審查,以便根據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及時調整政府采購預算。對于個別項目的執(zhí)行周期是跨年度,同時新項目的開發(fā)計劃與現有項目的執(zhí)行情況是密切相關的,因此,以一年為區(qū)間的滾動預算是十分必要的。滾動預算可以使來年的政府采購目標更準確、預算安排更合理、前期準備工作更從容。
強化編制政府采購項目預算本身并不是最終目的,更多的是充當一種在政府采購戰(zhàn)略目標與資金有效管理之間聯系的工具。預算是一種系統的方法,用來分配采購單位的人、財、物資源,監(jiān)控其實施進度,有助于控制開支,并能夠預測到政府采購的所能實現的目標。因此,編制政府采購項目預算是政府采購諸多環(huán)節(jié)中一個很具體也很重要的工作,必須抓緊抓好。
來源:湖南省省直機關政府采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