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有這樣一個項目,就采購規(guī)模和采購難度而言,此項目簡直不值得一提,但偏偏是這個小項目引起了諸多思考:何種情況下,采購項目超預算該廢標?采購預算是否應寫入采購文件中?廢標建議或廢標報告究竟該由誰來寫?眾多《政府采購法》沒有細化的問題在該項目中暴露了出來,有關各方各執(zhí)己見,使項目評審陷入僵局。
事件回放
近日,某區(qū)政府采購中心受區(qū)青少年宮委托,利用競爭性談判的方式對其所需修繕工程進行采購。該工程審批預算為90萬元,在談判正式開始前,采購中心將其口頭告知了評審專家。但預算并未寫入談判文件和專家評標依據(jù)中,談判文件中也未規(guī)定超出預算按廢標處理。
經過第一輪談判后,四家供應商的最終報價均超過了項目預算,最接近預算的報價為92萬元。采購中心認為,根據(jù)《政府采購法》,如果投標人報價超過了采購預算,應該由專家寫出廢標建議,按廢標處理;專家認為,此次采購過程公開、公平、公正,推薦的供應商報價接近預算,采購人有能力自行支付。專家在整個評審過程中只負責技術方案的評審,不參與操作流程,專家評審只依據(jù)談判文件執(zhí)行,談判文件中并未指明超預算就要廢標,因此拒絕寫廢標建議;采購人雖有能力自行支付超預算部分,但卻不知道如此操作是否合法;一時間,評審陷入了僵局,本該上午就結束的評審一度中斷了幾個小時……
超出預算是否該廢標
所謂廢標,有關專家解釋為“在政府采購招標過程中因出現(xiàn)違反《政府采購法》的有關規(guī)定而宣布作廢的采購活動(對于通過招標以外采購方式組織的采購活動被取消的行為,是否也可以稱作‘廢標’,業(yè)界還沒有統(tǒng)一的意見,為了行文方便,本期探討把‘采購活動被取消的行為’統(tǒng)稱為‘廢標’)。”《政府采購法》第三十六條列舉了招標采購應予廢標的法定事由:(一)符合專業(yè)條件的供應商或者對招標文件作實質響應的供應商不足三家的;(二)出現(xiàn)影響采購公正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三)投標人的報價均超過了采購預算,采購人不能支付的;(四)因重大變故,采購任務取消的。但該法對招標以外的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采購、詢價采購等方式所進行的采購,何種情況應廢標卻沒有明確規(guī)定。
在招標采購中,因投標人報價均超預算而導致的廢標在實踐中占了很大比例。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超預算”都該廢標呢?根據(jù)《政府采購法》第三十六條之規(guī)定,在招標采購中,如果投標人的報價均超過了采購預算,采購人不能支付,應予廢標。但如果不是采用招標方式操作的項目,遇到“超預算”時,又該如何應對呢?
非招標超預算情況普遍
“你看這個采購項目,所有供應商的報價均超過了預算,對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我們并沒有找到明確的規(guī)定,廢標不廢標讓我們怎么定奪呢?”和上述案例中所遇到的情況相同,某市采購中心在競爭性談判采購中也遭遇了無所適從的尷尬,評了半天標,卻發(fā)現(xiàn)所有供應商的報價均超過了預算,針對是否廢標,評標專家們爭執(zhí)了整整一個下午,也沒得出一致的結論?!斑@已經是我們今年第二次碰到這種情況了,法律對此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我們真不知如何處理。”該采購中心主任困惑地搖著頭。
記者又聯(lián)線了各省集中采購機構的工作人員。詢問后記者發(fā)現(xiàn),通過非招標方式進行的政府采購項目中,采購結果超出預算的情況并非是一兩個集中采購機構遭遇的特殊情況,而是各地均有發(fā)生。個別集中采購機構,一年還會遇到四五次。
廢與不廢 視情況而定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各地集中采購機構在遇到采購結果超預算的情況時,處理方式并不一樣,而這種不同尤其體現(xiàn)在以非招標方式進行的采購項目中。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不同”不僅是不同的集中采購機構在處理此類問題時,處理方式不一樣。即便是同一個集中采購機構,在操作不同的項目時,采取的做法也是有差異的。
招標 超預算就廢標 “在用公開招標和邀請招標方式進行的采購項目中,當所有投標人的報價均超預算時,我們一般很好處理。我們只要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法》的規(guī)定操作就可以了。”福建省財政廳政府采購辦公室副主任肖寶銘的觀點或許能代表絕大多數(shù)政府采購領域從業(yè)人員的觀點,各地集中采購機構和監(jiān)管部門在對待招標采購結果超預算時,態(tài)度都很一致,嚴格按照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超預算就廢標。
非招標 廢標不可簡單斷定
和各地集中采購機構處理招標方式采購超預算就廢標的態(tài)度不同,各地在遇到非招標采購超預算時,所持觀點并不一致。一部分集中采購機構從業(yè)人員認為,采用非招標方式(如競爭性談判、詢價采購等)進行的采購仍然是政府采購,在《政府采購法》沒有明確的情況下,應當參照招標方式采購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在出現(xiàn)采購結果超預算時,正常情況下就直接廢標。黑龍江省政府采購中心副主任馮秋燕就贊同這種做法,但她同時也指出,如果是由于預算沒做準,或者采購人可以用自籌資金支付的,可由采購人提出申請,得到監(jiān)管部門的批準后可以不按廢標處理,而是等待追加預算,在收到追加預算的批文后再公布中標結果。
無獨有偶,四川省政府采購中心副主任梅昌文、青島市財政局政府采購辦公室主任于全發(fā)也贊同非招標方式超預算時應參照招標方式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二位補充說,如果采購人可以自行負擔或者可以追加預算,可以不廢標。因為反復招標還要重新預算,浪費時間,而且如果此次采購的過程合乎規(guī)定,即便再重新招標,仍然不會有更合適的結果。
而在肖寶銘看來,采用非招標方式進行的采購項目,當采購結果超預算時,不可以簡單地斷定是否廢標,法律對此并沒有相關規(guī)定,各地的操作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同時兼顧效率和效益。
預算緣何超
實行政府采購制度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提高政府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益。簡單地說,省錢是推行政府采購的一個目的。那么,又怎么還會出現(xiàn)采購結果超預算呢?四川省政府采購中心副主任梅昌文說:“實際上,在財政預算做得精準的情況下,一般不會出現(xiàn)超預算的情況。采購中心在操作過程中會進行市場調研,了解該產品、服務的市場行情,采購人在購買前也會進行市場詢價。”一些評審專家直言不諱地指出,有時由于編制預算的人員經驗有限,有時態(tài)度不夠認真或者閉門造車,導致編制的預算不夠精準;在某些采購項目中,采購人在招標的過程中,臨時增加需求,也會導致超預算。
做準預算少廢標
于全發(fā)說,廢標不論是對集中采購機構還是對采購人、供應商來說,在經濟上、時間上、社會影響上都有不利的影響,因此要采取措施,盡量避免廢標。
想要減少因報價超預算而導致的廢標,多數(shù)專家的建議都是作準預算。評審專家郭立巖再三強調作準預算的重要性。郭立巖說,財政部門在加大《預算法》與《政府采購法》宣傳力度的同時,更要細化預算項目中的商務、技術指標,同時要定額定編,以防重復采購。
聶蕊 政府采購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