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政府采購法》和《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采購人代表是政府采購評審活動的重要參與者。無論是在公開招標的評標,還是競爭性談判和詢價采購的談判小組、詢價小組,都有采購人代表參與。可以說,政府采購法規(guī)已經(jīng)給了采購人參與和了解整個采購過程的權利。然而,權利用不好,也會引來很多麻煩。某采購人在一宣傳品設計及印刷項目采購中就因此而遭到了供應商的舉報。
采購人控股公司投標遇舉報
據(jù)了解,在該項目的采購結果公布后,有供應商舉報稱,在此次采購中,X公司不是法定合格供應商。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采購人某部門的負責人,與采購人有利害關系。評標委員會中兩名采購人代表與X公司工作人員在多種場合可以接觸,在評標過程中沒有回避。
接到舉報,財政部門進行調查后發(fā)現(xiàn),X公司在參加本次政府采購活動前三年內(nèi),在經(jīng)營活動中有重大違法記錄,不具備《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合格供應商的條件。X公司是采購人下屬控股企業(yè),與采購人存在利益關系。采購人委派參與評審的采購人代表事先了解本項目相關信息,且與X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同事關系,存在影響公平競爭的因素。
因此,財政部門根據(jù)《政府采購法》第七十七條、《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七十四條的規(guī)定,認定中標結果無效。
自行采購權也應主動放棄
在業(yè)界專家看來,對于采購人來說,如果項目在招標過程中,存在或可能出現(xiàn)有利害關系的情形時,采購人最好是把項目的采購全盤委托出去,即便是可以自行采購的項目,也都要委托出去。這里說的"全盤",當然包含了項目的評審部分。就如上述項目采購中,招標之前,采購人的下屬控股公司肯定就已作為潛在投標人存在。此時,采購人就應將項目全盤委托給采購代理機構來操作,包括項目的評標也應事先明確不參與。
根據(jù)《政府采購法》第十二條的規(guī)定,在政府采購活動中,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與供應商有利害關系的,必須回避。供應商認為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與其他供應商有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其回避。前款所稱相關人員,包括招標采購中評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競爭性談判采購中談判小組的組成人員,詢價采購中詢價小組的組成人員等?!墩少徹浳锖头照袠送稑斯芾磙k法》第七條也作出了類似的規(guī)定。
自己招標不應自己評標
上述案例也再次證明,有利害關系的雙方出現(xiàn)在同一項目的采購活動中時,弊端很明顯:X公司連合格的投標人都算不上,最終卻成了中標人。事實上,因為存在利害關系,采購結果即便沒有問題也很難讓未中標的供應商信服,何況招標人和投標人之間還存在上下級關系。評標委員會中的采購人代表與投標人的工作人員之間的同事關系更難逃存在利害關系的口實。
而且,《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四十五條已經(jīng)規(guī)定,采購代理機構工作人員不得參加由本機構代理的政府采購項目的評標。雖然法律沒有限制采購人單位的人員參加采購人自行組織的招標的評標,但其間的利益沖突客觀存在,采購人必須正視這種利益沖突,自己招標的項目最好不安排自己人參與評標。
業(yè)界專家進一步提醒,為了確?!墩少彿ā芬蟮墓?、公正原則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與自身有利害關系的項目,采購人最好將整個采購過程中涉及自身參與的部分全盤委托出去。
相關鏈接
《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七條 在貨物服務招標投標活動中,招標采購單位工作人員、評標委員會成員及其他相關人員與供應商有利害關系的,必須回避。供應商認為上述人員與其他供應商有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其回避。
來源: 政府采購信息報 作者:萬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