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政采制度“正能量”
http://www.zhuyuchen.cn
發(fā)布日期:2013年03月20日
隨著社會的進步、民主意識的提高、“公共利益”的覺醒、公民對“三公”(公開、公平、公正)的追求,《政府采購法》于10年前誕生了。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完善,現在,人們又知曉了“社會紅利”,“公共資源”、“公共空間”,目前,我們的社會步入了一個“中國夢”的年代。為了實現夢想,我們需要提升“正能量”,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文化認同,形成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自豪。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采購交易活動是政治的體現、經濟的轉換,做好政府采購“正能量”的建設意義重大。如何做好正能量建設,筆者認為應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其一,做好需求與功能分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府采購的“器”包括其硬件——系統(tǒng)、設備和工具,甚至其操作軟件以及制度、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范,也包括技術、方法、思想、文化、機制等。政府采購結果的好壞,首先取決于政府采購的決策,而決策的基礎是該不該買,買到什么樣的東西,使用什么樣的功能……從理論上說,政府采購需要采購項目的細致認真完善的功能分析,這是正常交易活動的基礎。目前,建制內單位和人員動腦筋“要錢”,看錢下“菜碟”,努力“花出去”的機制不利于政府采購發(fā)揮正常的社會功能。
其二,做好標準的建設和執(zhí)行。工業(yè)社會以后,人造的世界規(guī)模大了,效率高了,范圍廣了,情況復雜了,人們對產品和服務的互通互換性要求也強了,這就需要標準。產品和服務在實際供給中不可能絕對一致,這就需要控制偏差,保證其使用和推廣,做到經濟實惠并有效率。目前,政府采購的消費基本沒有大家認同的標準,從某種意義講,它還不如傳統(tǒng)社會對城池寨堡建制以及有品官員的膳食規(guī)范要求。
其三,做好驗收和使用檢測。政府采購不應是花錢辦事,“分享紅利”和享有特權的途徑,而應該是保障執(zhí)政能力實現和效果體現的承載過程。這一過程要求選擇的東西達到功能選擇要求,實現政府執(zhí)政和社會效果。要做到買的對,用的好,還需要對使用過程進行檢測,看看狀態(tài)、效果、壽命、運行成本、維護和保養(yǎng)等情況。過去常常用完好率、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維護性、壽命周期等指標來考核,現在還應增加其生態(tài)友好性、職業(yè)安全、互換性等指標來完善。
其四,做好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目前,建制內單位花錢的積極性遠遠大于管理的積極性。單位的管理流于形式,若在大家使用的政府產品、服務、工程中較真,由于現實“負能量”文化、思想作怪,領導不高興,群眾不喜歡,干部不滿意。革命別人,他慶幸,革命到自己他喊冤。但是,國家的認同與強大,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需要花(納稅人)錢時謹慎,使用東西時要負責和愛護。這一切需要我們對買來的東西要愛惜,讓它使得上,用的著,買的久。另外,低值易耗品也應加強管理,不要成為福利、級別炫耀的途徑,不要成為洗錢的溫床。
其五,培養(yǎng)和使用采購專業(yè)人才?;疖嚺艿每欤珣{車頭帶。政府采購不是政府權力的體現,不是建制內單位附屬的后勤部門,不是機構改革的收容站。它要自成體系,做成事業(yè),形成政治氣候,有效轉換經濟成果的途徑。一個社會只講政治不考慮經濟是不可持續(xù)的,而公共資源的交易的“正能量”能使政治落在實處,使經濟獲得人們期盼的效果。
其他還需要改善的,至少還應包括:建立政府采購信譽保障機制;將政府采購融入社會職能之中;提升本領域的科研實力和水平等等。希望政府采購的“正能量”能夠有效發(fā)揮,產生持續(xù)不斷的良性效果,助推“中國夢”的實現。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 作者:北京物資學院教授 倪東生
其一,做好需求與功能分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府采購的“器”包括其硬件——系統(tǒng)、設備和工具,甚至其操作軟件以及制度、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范,也包括技術、方法、思想、文化、機制等。政府采購結果的好壞,首先取決于政府采購的決策,而決策的基礎是該不該買,買到什么樣的東西,使用什么樣的功能……從理論上說,政府采購需要采購項目的細致認真完善的功能分析,這是正常交易活動的基礎。目前,建制內單位和人員動腦筋“要錢”,看錢下“菜碟”,努力“花出去”的機制不利于政府采購發(fā)揮正常的社會功能。
其二,做好標準的建設和執(zhí)行。工業(yè)社會以后,人造的世界規(guī)模大了,效率高了,范圍廣了,情況復雜了,人們對產品和服務的互通互換性要求也強了,這就需要標準。產品和服務在實際供給中不可能絕對一致,這就需要控制偏差,保證其使用和推廣,做到經濟實惠并有效率。目前,政府采購的消費基本沒有大家認同的標準,從某種意義講,它還不如傳統(tǒng)社會對城池寨堡建制以及有品官員的膳食規(guī)范要求。
其三,做好驗收和使用檢測。政府采購不應是花錢辦事,“分享紅利”和享有特權的途徑,而應該是保障執(zhí)政能力實現和效果體現的承載過程。這一過程要求選擇的東西達到功能選擇要求,實現政府執(zhí)政和社會效果。要做到買的對,用的好,還需要對使用過程進行檢測,看看狀態(tài)、效果、壽命、運行成本、維護和保養(yǎng)等情況。過去常常用完好率、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維護性、壽命周期等指標來考核,現在還應增加其生態(tài)友好性、職業(yè)安全、互換性等指標來完善。
其四,做好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目前,建制內單位花錢的積極性遠遠大于管理的積極性。單位的管理流于形式,若在大家使用的政府產品、服務、工程中較真,由于現實“負能量”文化、思想作怪,領導不高興,群眾不喜歡,干部不滿意。革命別人,他慶幸,革命到自己他喊冤。但是,國家的認同與強大,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需要花(納稅人)錢時謹慎,使用東西時要負責和愛護。這一切需要我們對買來的東西要愛惜,讓它使得上,用的著,買的久。另外,低值易耗品也應加強管理,不要成為福利、級別炫耀的途徑,不要成為洗錢的溫床。
其五,培養(yǎng)和使用采購專業(yè)人才?;疖嚺艿每欤珣{車頭帶。政府采購不是政府權力的體現,不是建制內單位附屬的后勤部門,不是機構改革的收容站。它要自成體系,做成事業(yè),形成政治氣候,有效轉換經濟成果的途徑。一個社會只講政治不考慮經濟是不可持續(xù)的,而公共資源的交易的“正能量”能使政治落在實處,使經濟獲得人們期盼的效果。
其他還需要改善的,至少還應包括:建立政府采購信譽保障機制;將政府采購融入社會職能之中;提升本領域的科研實力和水平等等。希望政府采購的“正能量”能夠有效發(fā)揮,產生持續(xù)不斷的良性效果,助推“中國夢”的實現。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 作者:北京物資學院教授 倪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