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訊(安玉蘭、徐華)“中心工作人員恪盡職守、熱情服務,多次加班到凌晨,為我校招投標工作給予強有力保障?!苯?,河北大學相關負責人將題有“高效服務暖人心 業(yè)務精湛促交易”的錦旗和感謝信,送到保定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員手中,為他們的工作作風點贊。
此前,河北大學重大教學科研設備儀器更新項目因項目方案和財政資金支付要求,需在短短10余天內完成項目開標、合同簽訂及資金支付。保定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了解情況后,迅速調配資源,在最短時間內安排14個開標席位和70個評標席位,為其提供全天候服務保障,幫助他們如期順利完成相關工作。
近年來,保定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堅持以“黨建+服務”為抓手,以打造“慧交易 精服務”品牌為引領,聚焦“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機制體制創(chuàng)新,持續(xù)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理順交易服務流程,努力營造高效規(guī)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環(huán)境。
縱深推進全流程電子化。該中心與國家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對接,與河北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tǒng)、河北省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信用中國(河北)平臺等對接,實現公共資源交易信息數據交換共享。打造工程建設、政府采購、行政事業(yè)單位資產處置等交易項目“4個100%”新格局,即服務事項網上辦理100%、全流程電子化100%、不見面開標100%和交易無紙化100%,有效降低投標企業(yè)成本,年均節(jié)約逾1000萬元。
“雙盲”評審改革持續(xù)深化。打造交易“全流程電子化+評標席位化”新模式,該中心采取專家隨機抽取、物理隔離分散評標、遮臉變聲身份隱匿等措施,確保評審過程零干擾,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調動外地企業(yè)參與招標投標活動積極性。
遠程異地評標有力開展。依托遠程異地評標協調系統(tǒng)和電子交易系統(tǒng),該中心以設施標準化、制度規(guī)范化、合作多元化、實施常態(tài)化為基礎,與省內13個市開展遠程異地評標活動,評標專家異地評審、評標場地全省調配,提高交易場地和評標系統(tǒng)利用效率,有效防范專家被“圍獵”風險,實現評標過程公平公正。自2023年12月實施遠程異地評標以來,共常態(tài)化開展遠程異地評標項目966個,其中主場142個,副場924個。
推行“四零”服務提升質效。堅持“主動對接、程序不減、時間最短”服務原則,該中心積極推行受理“零跑腿”、過程“零拖延”、環(huán)節(jié)“零障礙”、服務“零距離”的“四零”服務模式,通過窗口服務、線上解答、電話咨詢等方式,主動服務招標人和投標人,在項目受理條件、招標流程、辦理時限等方面認真講解,保障項目從計劃受理、文件編制、信息發(fā)布到開評標各環(huán)節(jié)有序開展,協助招標人落實主體責任,提升招標投標服務質效,實現優(yōu)質優(yōu)價、供采雙贏。
開辟“綠色通道”保障重點項目。該中心對涉及城中村(棚戶區(qū))改造、老舊小區(qū)改造、鄉(xiāng)村全面振興以及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民生項目,主動提供政策咨詢、技術指導、場地保障等靠前服務,開展早聯系、早進場、早評標、早公示“四早”服務,做到“綠色通道”優(yōu)先辦、“預留場所”及時辦,實現交易服務24小時不打烊。
推行電子保函為企業(yè)減負。全面推行保函(保險)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應用,開發(fā)建設電子保函平臺,免費向銀行、保險公司等承保機構提供對接服務,為企業(yè)提供電子保函線上申請、遞交、驗證一網通辦服務,避免資金無效沉淀,切實幫助中小微企業(yè)解難紓困,減少交易成本。2024年,該中心通過電子投標保函為投標企業(yè)減少資金占用7.64億元。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