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靈璧縣以營造公開、公平、公正、陽光、透明的公共資源交易環(huán)境為目標,緊扣公共服務職能定位,立足為民服務初心,不斷在“審、巡、查、管”四字上下功夫,持續(xù)開展行業(yè)亂象整治工作,不斷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質效,切實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高質量發(fā)展。
強化前期“審”。針對招標信息泄露、招標文件設置隱形壁壘、串通投標等妨礙交易市場公平競爭突出問題,通過嚴格落實招標采購文件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對所有進場項目實行公平競爭審查、常態(tài)化開展“標前會商”、堅持“雙隨機、一公開”等有效措施加強招投標前期可行性把關,嚴格項目標前審查。2023年,先后召開標前會議24次,審查項目32個,提出修改建議120余條,涉及金額47.4億元。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檢查4次,抽查招標文件(招標公告)89個,排查并糾正招標文件(招標公告)設置不合理限制、付款方式不合規(guī)、質疑投訴處理不規(guī)范等問題。
加強過程“巡”。針對定向評標、虛假評標、賄賂評標、蓄意制造廢標等突出問題,建立開評標現場監(jiān)督機制。一是落實招標人不到現場不開標制度。要求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實行招標(采購)人不到現場不開標。二是建立開評標現場巡檢制度。依托監(jiān)管平臺、見證系統、現場監(jiān)控室、現場巡查等方式,對331個項目進行開評標現場巡檢,數據局全程參與并督促項目監(jiān)督部門按時到崗,全過程跟蹤監(jiān)督投標評標行為。三是常態(tài)化開展遠程異地評標合作,破解“熟面孔”“常委專家”等問題。2023年,實施遠程異地評標項目119個。
突出標后“查”。針對轉包、違法分包、倒賣中標項目、掛靠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和常規(guī)檢查,制發(fā)《靈璧縣公共資源交易標后監(jiān)督管理辦法》《靈璧縣工程建設項目標后履約檢查實施方案》《靈璧縣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進一步強化標后履約管理。聯合行政監(jiān)督部門組織開展“兩場聯動”專項整治3次,累計檢查在建項目150個,下發(fā)整改通知單67個。
覆蓋全程“管”。針對進場項目從開始到結束全過程嚴格管理,制發(fā)《關于進一步明確公共資源交易工作職責的意見》《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招投標主體行為的意見》《關于深化工程建設領域轉包違法分包行為治理的意見》,進一步壓實綜合管理部門、招標人、行政監(jiān)督部門責任,規(guī)范了投標人、招標代理機構、評標專家行為,為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全過程管理提供了健全有力的制度保障。(魯雪雷)
來源:中安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