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為政府過“緊日子”注入正能量
http://www.zhuyuchen.cn/index.php
發(fā)布日期:2013年08月13日
■ 寧梓
當前,政府過“緊日子”思想正在深入貫徹,財政部要求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對2013年一般性支出統(tǒng)一按5%比例壓減。但與此同時,擴面增量一直是各地政府采購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因此,有網友提出疑問,一般性支出要壓減,而政府采購則要“花更多的錢,買更多的東西”,兩者是否相沖突?
筆者認為,回答這樣的疑問,需要對一般性支出和政府采購的基本概念、范疇以及特性,從根本上作出區(qū)分。
其一,一般性支出和政府采購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
如同人的生活離不開消費,維持政府機關日常政務活動的正常運轉,也必然發(fā)生消耗,比如會議、接待、購車、出國(境)、文件、通信等行政經費開支,黨政機關新建樓堂館所以及裝修的支出等,用來獲得這些“必需品”的錢,就是一般性支出。但是,光有錢不行,要獲得這些“必需品”,還必須去市場購買。政府采購要解決的就是這些怎么買、從哪兒買等事情。
因此,政府采購只是一種花錢的方式,本質功能是把錢變成物,并不能決定預算環(huán)節(jié)“花哪些錢,不花哪些錢”的問題。
其二,政府采購擴面增量不是“花更多的錢,買更多的東西”。
作為預算管理改革的“三駕馬車“之一,政府采購的根本目的在于規(guī)范財政支出行為,維護國家和社公共利益。政府采購以公開、公平、公正為原則,從制度上保證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擴面增量的題中之義,是把原本不規(guī)范的、隨機的支出行為納入政府采購制度管理范圍,讓錢花得更規(guī)范、更有效率,而不是所謂的“花更多錢,買更多東西”。
從現(xiàn)狀來看,近年來,政府采購擴面增量的重點早已由保行政辦公運轉支出轉移到了公共服務、民生領域。2012年,服務類采購同比增長36.6%。
其三,政府采購擴增與一般性支出壓縮的目標一致。
從范圍來講,一般性支出的大部分項目都被納入了政府采購范疇。而政府采購正是從制度安排上保證采購方式的公開、公平、公正和充分競爭,從而擠掉預算水分,實現(xiàn)“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的目標,為政府過“緊日子”注入正能量。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從2002年到2012年,政府采購累計節(jié)約資金8400多億元,其中2012年實際采購金額與采購預算15828.5億元相比節(jié)約資金1850.8億元,節(jié)約率為11.7%。
不僅如此,政府采購擴面增量的重點與財政政策支出政策方向相一致。財政部壓減“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其目的是將政府辦公開支節(jié)省下來,用到改善民生和事業(yè)發(fā)展的“刀刃”上。財政支出結構的優(yōu)化和調整也正是政府采購繼續(xù)擴面增量的重點,即擴展公共服務、民生領域的政府采購項目。
因此,一般性支出壓減與政府采購擴增,不僅不矛盾,相反協(xié)調一致,都指向同一個目的:花好財政錢,辦好百姓事。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
當前,政府過“緊日子”思想正在深入貫徹,財政部要求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對2013年一般性支出統(tǒng)一按5%比例壓減。但與此同時,擴面增量一直是各地政府采購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因此,有網友提出疑問,一般性支出要壓減,而政府采購則要“花更多的錢,買更多的東西”,兩者是否相沖突?
筆者認為,回答這樣的疑問,需要對一般性支出和政府采購的基本概念、范疇以及特性,從根本上作出區(qū)分。
其一,一般性支出和政府采購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
如同人的生活離不開消費,維持政府機關日常政務活動的正常運轉,也必然發(fā)生消耗,比如會議、接待、購車、出國(境)、文件、通信等行政經費開支,黨政機關新建樓堂館所以及裝修的支出等,用來獲得這些“必需品”的錢,就是一般性支出。但是,光有錢不行,要獲得這些“必需品”,還必須去市場購買。政府采購要解決的就是這些怎么買、從哪兒買等事情。
因此,政府采購只是一種花錢的方式,本質功能是把錢變成物,并不能決定預算環(huán)節(jié)“花哪些錢,不花哪些錢”的問題。
其二,政府采購擴面增量不是“花更多的錢,買更多的東西”。
作為預算管理改革的“三駕馬車“之一,政府采購的根本目的在于規(guī)范財政支出行為,維護國家和社公共利益。政府采購以公開、公平、公正為原則,從制度上保證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擴面增量的題中之義,是把原本不規(guī)范的、隨機的支出行為納入政府采購制度管理范圍,讓錢花得更規(guī)范、更有效率,而不是所謂的“花更多錢,買更多東西”。
從現(xiàn)狀來看,近年來,政府采購擴面增量的重點早已由保行政辦公運轉支出轉移到了公共服務、民生領域。2012年,服務類采購同比增長36.6%。
其三,政府采購擴增與一般性支出壓縮的目標一致。
從范圍來講,一般性支出的大部分項目都被納入了政府采購范疇。而政府采購正是從制度安排上保證采購方式的公開、公平、公正和充分競爭,從而擠掉預算水分,實現(xiàn)“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的目標,為政府過“緊日子”注入正能量。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從2002年到2012年,政府采購累計節(jié)約資金8400多億元,其中2012年實際采購金額與采購預算15828.5億元相比節(jié)約資金1850.8億元,節(jié)約率為11.7%。
不僅如此,政府采購擴面增量的重點與財政政策支出政策方向相一致。財政部壓減“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其目的是將政府辦公開支節(jié)省下來,用到改善民生和事業(yè)發(fā)展的“刀刃”上。財政支出結構的優(yōu)化和調整也正是政府采購繼續(xù)擴面增量的重點,即擴展公共服務、民生領域的政府采購項目。
因此,一般性支出壓減與政府采購擴增,不僅不矛盾,相反協(xié)調一致,都指向同一個目的:花好財政錢,辦好百姓事。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