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放
2013年1月,某采購代理機構組織一個包含有線、無線、計算機、網(wǎng)絡、電源、應用軟件、工具軟件等內容的信息系統(tǒng)集成項目采購,項目預算230萬元,公開招標全過程都通過電子化手段完成(招標、投標、評標全部在網(wǎng)上進行)。
有18家潛在投標人下載了招標文件,其中8家按時上傳了投標文件。項目開標后,由4名評審專家和1名采購人代表組成的評標委員會,按照招標文件規(guī)定的方法對8份投標文件進行評審。
經(jīng)過近5小時的緊張工作,4位專家推薦的第一中標候選人各不相同,最后不得不采用預先設定的計算平均分的方法,產(chǎn)生本次采購的第一中標候選人。
讓采購代理機構項目負責人不解的是,這個項目的評審工作難度不是特別大,為什么4位評審專家推薦的第一中標候選人會各不相同呢?
問題:4位評審專家推薦不同的中標候選人的可能原因有哪些?操作實踐中應該如何避免此類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專家點評
4位評審專家推薦的第一中標候選人各不相同是不正常的。雖說不同的人對"好、壞"會有不一樣的判斷標準("情人眼里出西施"便是典型的審美觀不同造成的),但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對一個客觀方案的評價如此不同,顯然有些不正常,因為判斷投標文件是否滿足招標文件要求是惟一的評判標準,并且評分原則也是統(tǒng)一的。
如果允許本案例發(fā)生的情況存在,那就不如隨機抽取中標人了事,既簡單又快捷。從政府采購的制度設計初衷看,評審專家應該對采購結果把關,做到好中選優(yōu),選出最佳的中標候選人,既讓其他投標人心悅誠服,又讓采購人滿意。
那么,產(chǎn)生4位評審專家推薦的第一中標候選人各不相同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專家的專業(yè)能力有欠缺。目前,為了避免專家數(shù)量太少導致一些專家評標次數(shù)過多的問題,各地都在拼命地擴充專家數(shù)量,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專家質量卻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障。
突出表現(xiàn)在專家入門條件過低。查閱有關招聘評審專家的規(guī)定可以發(fā)現(xiàn),要求基本大同小異,如2001年原國家計委、國家經(jīng)貿委、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部、信息產(chǎn)業(yè)部、水利部聯(lián)合制定的《評標委員會和評標方法暫行規(guī)定》第十一條提出,評標專家應符合下列條件:(一)從事相關專業(yè)領域工作滿八年并具有高級職稱或者同等專業(yè)水平;(二)熟悉有關招標投標的法律法規(guī),并具有與招標項目相關的實踐經(jīng)驗;(三)能夠認真、公正、誠實、廉潔地履行職責。實際上,這些條件中只有"從事相關專業(yè)領域工作滿八年"一個硬指標,這是難以保證專家質量的。在某些政府采購項目的評審過程中,可以明顯看出評審專家對項目情況并不熟悉,或者只了解其中的部分內容,無法客觀、公正、合理地對投標文件進行打分。從案例介紹的情況看,4位評審專家推薦的第一中標候選人各不相同,表明其評審意見幾乎沒有相似性并且分值相差較大,主要原因是這個項目包含很多專業(yè)領域,如有線、無線、計算機、網(wǎng)絡、電源、應用軟件、工具軟件等。盡管《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辦法》規(guī)定了入選專家的基本條件,但很難有專家的專業(yè)面會如此廣泛。此外,完全獨立的評審具有兩面性,好的一面是專家不會受到任何干擾,不利的一面是如果對項目情況不熟悉,加上不允許采購人代表發(fā)表意見,致使一些專家作出評審決定時沒有"參照物"(從實踐情況看,不少專家習慣于聽取采購人代表意見)。
其次,因為投標文件全部在網(wǎng)上,專家在評審時,對比查閱不是很方便(如果是紙質標書,則可以同時翻看幾份投標文件進行對比),尤其是在本項目投標單位比較多的情況下,采取網(wǎng)上評標更為麻煩,需要專家把看到的重要內容單獨記下來,否則就會看到后面忘了前面,打分時全憑印象和感覺。
最后,一些投標人做事不夠仔細認真,上傳了很多投標文件附件(不像紙質標書裝訂成一本),每項內容都單獨作為一個文件上傳,而且少數(shù)投標人上傳的文件名稱還與實際內容不相吻合,造成專家反復打開多個文件,有時甚至找不到真正要查閱的內容。
基于上述原因,為了得到更為公正的采購結果,以下幾點措施或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一,把住專家入口關,并輔助合適的淘汰機制,以便保證專家質量;第二,限制投標人上傳文件數(shù)量,讓投標人合成兩個文件(技術、商務)上傳;第三,改善電子評標硬件條件,多提供幾個屏幕,便于專家可以同步比較各投標人的相同內容;第四,如果預計投標人數(shù)量較多,則應該以紙質標書代替電子標書。
法規(guī)鏈接
《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
第十九條 招標采購單位應當制作紙質招標文件,也可以在財政部門指定的網(wǎng)絡媒體上發(fā)布電子招標文件,并應當保持兩者的一致。電子招標文件與紙質招標文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四十四條 評標工作由招標采購單位負責組織,具體評標事務由招標采購單位依法組建的評標委員會負責,并獨立履行下列職責:
?。ㄒ唬彶橥稑宋募欠穹险袠宋募螅⒆鞒鲈u價;
(二)要求投標供應商對投標文件有關事項作出解釋或者澄清;
(三)推薦中標候選供應商名單,或者受采購人委托按照事先確定的辦法直接確定中標供應商;
?。ㄋ模┫蛘袠瞬少弳挝换蛘哂嘘P部門報告非法干預評標工作的行為。
第四十五條 評標委員會由采購人代表和有關技術、經(jīng)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成員人數(shù)應當為5人以上單數(shù)。其中,技術、經(jīng)濟等方面的專家不得少于成員總數(shù)的2/3。采購數(shù)額在300萬元以上、技術復雜的項目,評標委員會中技術、經(jīng)濟方面的專家人數(shù)應當為5人以上單數(shù)。
招標采購單位就招標文件征詢過意見的專家,不得再作為評標專家參加評標。采購人不得以專家身份參與本部門或者本單位采購項目的評標。采購代理機構工作人員不得參加由本機構代理的政府采購項目的評標。
評標委員會成員名單原則上應在開標前確定,并在招標結果確定前保密。
第四十六條 評標專家應當熟悉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的相關政策法規(guī),熟悉市場行情,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遵守招標紀律,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8年并具有高級職稱或者具有同等專業(yè)水平。
來源: 政府采購信息報 作者:秦志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