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4個工程項目在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9樓同時開標。
9時20分,離正式開標只有10分鐘,大小10個開標廳里依然空蕩蕩。這要在以往,一場開標沒個三四十人,是下不了地的;投標單位多的話,上百人來開標也不少見。
走進10號開標廳,武漢工程大學(xué)武昌校區(qū)510多萬元的雨污分流改造項目即將開標,里面除了2名工作人員外,沒有其他人。
9時30分,開標廳前面的投影屏幕上切入網(wǎng)上開標大廳倒計時為零的畫面,工作人員宣布開始投標。
參與投標的10家企業(yè)分別上傳投標文件。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屏幕上上傳進度條逐漸拉滿?!巴稑藛挝恢灰险型稑藯l件,把CA鎖插入電腦,登錄網(wǎng)上開標大廳,就可在任何地方上傳投標文件參與競標,整個上傳過程是加密的?!苯灰字行南嚓P(guān)負責(zé)人一旁輕聲介紹。
15分鐘后,所有投標文件上傳并開啟解密,10家企業(yè)的投標價格、項目經(jīng)理、項目工期等信息也一一在屏幕上呈現(xiàn)。接下來,便是評標環(huán)節(jié)。
此時,參加評標的專家已集結(jié)在開標廳樓下的8樓,但只有被安排進某間評標室,他們才知道自己要評哪一個標;而進評標室前,他們的手機已被收走集中管理。在當(dāng)天啟用的4個評標室內(nèi),最少的有5名專家,最多的有11名。每個評標室均安有無死角視頻監(jiān)控,專家們的一舉一動監(jiān)控室工作人員都盡收眼底。
專家們在電腦上審閱投標單位的投標文件并打分,如果分歧較大,還得進行討論表決,得分最高的前三名推薦為合格的中標候選人。
從2014年開始,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推進“互聯(lián)網(wǎng)+公共資源交易服務(wù)”,2018年底交易流程電子化率達93%,在全省乃至全國處于領(lǐng)先地位。自3月起,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所有開標都在網(wǎng)上進行,投標人不用再到現(xiàn)場,實現(xiàn)了“不見面開標”。十堰、黃岡、隨州等地的交易中心也在推行“不見面開標”?!安灰娒嫱稑恕?,節(jié)省的資源是驚人的。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相關(guān)負責(zé)人算了一筆賬:2018年,省中心招標標段近1800個,平均每個標段30個單位來投標,其中近半是省外投標單位。每開一標,每個省外投標單位至少要派2個人來武漢,一來一去加食宿,怎么也得2000多元。照此計算,去年一年省外投標單位為趕到湖北開標,差旅費都得上億元?,F(xiàn)在,這筆錢再也不用花了。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