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電子化政采平臺五彩紛呈
http://www.zhuyuchen.cn
發(fā)布日期:2013年09月26日
當前,我國正在努力構建全國統(tǒng)一的電子化政府采購平臺。借鑒國際政府采購業(yè)界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有利于我國準確把握采購電子化的方向和模式。
聯合國全球市場:注重標準化
聯合國全球市場由聯合國發(fā)展署機構間服務辦公室主辦,其網站(http://www.ungm.org 見圖1)不僅可以使供應商輕松更新資料,而且有利于供應商更有效地向聯合國采購系統(tǒng)推銷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同樣,該網站也為聯合國和世界銀行采購人員更加準確地辨別合適的供應商提供了更好的搜尋工具。目前,聯合國各主要機構均使用這個網站進行采購,如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勞工組織、國際貿易中心、聯合國發(fā)展計劃署、世界糧食計劃署等。據統(tǒng)計,聯合國及其附屬組織每年采購各種產品和服務總值大約為46億美元。
聯合國及其附屬機構為了維持正常運轉,用于發(fā)展中國家援助計劃和各種“人道主義”救援行動,每年必須采購大量的商品和服務。聯合國主要采購的商品包括食品、醫(yī)療、機動車輛、計算機和軟件、簡易住宅、電訊設備、實驗室設備、化學產品和建筑材料,主要采購的服務包括安全服務、外購人事服務、工程技術服務、建筑工程、承包服務、貨運服務、印刷服務和設備租賃、咨詢服務和電訊服務。
此外,聯合國不同機構負責采購的內容也不同。聯合國人口基金組織采購的產品主要是避孕藥品、醫(yī)療器械、醫(yī)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主要采購疫苗、藥品、醫(yī)療器械、車輛、供水設備等;聯合國采購司主要采購車輛及零配件、工程、信息技術、建筑預制件等;聯合國難民署主要采購難民所需的食品、衣服、農具和糧食等;聯合國工業(yè)發(fā)展組織專業(yè)致力于投資對接項目和外包對接項目,涉及農業(yè)、工業(yè)、建筑、房地產、基礎設施、運輸、能源、物流、信息、技術、文化等行業(yè)。
聯合國全球市場網站作為專一的渠道,使企業(yè)可以在聯合國采購系統(tǒng)進行注冊,成為供應商,從而向眾多的聯合國采購系統(tǒng)、各個國家和地區(qū)介紹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由于數據庫中的信息可供所有聯合國采購系統(tǒng)使用,因而便利了聯合國系統(tǒng)間供應商的信息交換。同時,數據庫還是篩選參與競標供應商的重要工具。
需要說明的是,聯合國全球市場網站對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的所有采購人員開放,但某些采購機構或組織有自己的供應商庫,所以希望潛在供應商要特別注意一下:要在不使用聯合國全球市場網站的組織或機構進行單獨注冊,這些機構和組織的網址可以通過鏈接找到。
歐盟:注重立法和信息公開
在歐洲,公共部門的采購正發(fā)生著變化。電子采購被認為是一種重要而極具影響的服務,成為歐盟工作日程的核心之一。盡管電子采購已經通過立法程序,但是其可操作性和執(zhí)行情況在歐盟27個成員國中差別很大。目前最大的挑戰(zhàn)是使電子采購流程成為歐盟公共部門采購的國家標準,進而在歐盟內實現共通。歐盟的《公共部門采購指令》試圖達成歐盟成員國內部公共采購決策的一致性。其目標是使公共采購實現無歧視、公平、透明以及對國際的供應商公開。
每年歐盟內各國政府、地方管理部門和地方議會的采購額大約是1.5萬億歐元。歐盟委員會估計,如果歐盟各國在處理新供應商上采用一致、客觀并有競爭性的投標程序,那么至少可以節(jié)省5%的采購經費。2005年歐盟委員會的一份公共采購報告指出,各國政府可以為采購商和供應商節(jié)省大約50%~80%的交易成本。因此,增加公共采購市場的競爭和效率,將對整個歐洲經濟產生積極的影響。
2004年4月,歐盟委員會通過了一系列涉及電子公共采購的新的采購指令,為現代公共采購提供法律框架。同年12月,歐盟委員會發(fā)布了實施電子公共采購法律框架的行動計劃,主要包括:一是確保歐盟內部市場電子公共采購運轉良好。法律框架如期實施,新的采購信息標準格式的應用,產品、服務和工程的分類體系,自動收集和出版標訊的電子系統(tǒng),消除電子簽名方面的障礙。二是提高采購效率,改善監(jiān)控和競爭。建立電子公共采購的評價目標,開展電子發(fā)票的研究,建立采購數據的收集、處理和統(tǒng)計系統(tǒng),對電子采購透明度、審計和可跟蹤性的度量,實現招標文件的標準化,制定對中小企業(yè)和地方的培訓計劃。三是電子公共采購的國際框架。和WTO政府采購協(xié)議的談判,和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合作,和多邊開發(fā)銀行的合作,涉及對外援助項目的電子采購等。
早在1994年,歐盟就在互聯網上開通了一份《電子招標日報》(即TED ,http://ted.europa.eu/ 見圖2)。TED的內容包括了歐盟的所有政府招標信息,依據歐盟采購協(xié)議進行的招標都在同等條件下對全部歐盟成員國的投標者進行開放。
美國:公共服務平臺突出專業(yè)化
美國政府重視以電子技術為導向的現代服務業(yè)的開拓,電子信息技術在政府部門的推行和運用也促進了信息技術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當前,美國電子政務在很大程度上正成為全球電子政務的模板。電子政務的發(fā)展推動了美國政府改革向縱深方向發(fā)展,信息技術公開透明的特點重塑了政府對民眾的服務流程,加強了政府與客戶間的互動,建立了以公眾和企業(yè)為導向的電子政務,高效率地為民眾提供更多獲得政府服務的機會與途徑,受到了公民普遍的支持。
美國政府采購電子化不僅在信息技術服務以及電子政務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其取得的成果也處于世界前列。不但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各級機構已經全部聯網,而且?guī)缀跛械目h市都建立了電子互聯網站。由于美國政府采購實行的是分散采購,即聯邦政府各部門在《聯邦采購條例》的管轄下,分別建立各自的政府采購電子服務平臺,各州政府按照各自的相關法律進行管理并建立自己的門戶網站和政府采購平臺。
除此之外,美國國內還有公共部門、民間團體和企業(yè)自行開發(fā)的各種政府或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為企業(yè)和供應商(包括個人)提供采購信息服務。但是總體來講,美國政府部門沒有專門的政府采購和招標網站,只有鏈接或內容平臺的建設。而在政府采購代理企業(yè)層面上,則有專門的提供招標和采購信息的網站。我們可以看到,美國電子政務的全功能網站,例如“第一政府網站”(http://www.firstgov.gov 見圖3),始建于2000年9月,是美國最大的電子政府網站,是了解美國政府、通往所有政府信息庫的大門。從該網站可以搜索到超過5100萬個網頁,既可以鏈接到美國聯邦政府各部門、各機構的網站,又可以鏈接到美國各州、市縣的網站,還可以鏈接到外國政府的網站。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超級大網”,既是一個完整、開放的政府網站體系,一個簡潔、實用、方便的門戶網站,又是一個豐富的資源庫,面向公眾,面向企業(yè),同時也面向政府開展服務。
而開發(fā)最成功的專門的政府采購與招標網站都是由企業(yè)或者政府采購代理機構開發(fā)和運行的。例如“美國標訊”(http://www.usbid.com/ 見圖4),開發(fā)該網站的是一家有數十年歷史的公司,專營公共部門和政府部門的采購信息和招標信息的收集、歸納、發(fā)布、咨詢與分析以及相關業(yè)務培訓。隨著電子商務的發(fā)展,該公司又開發(fā)了龐大的電子標訊網站,使其服務的內容和對象大幅度地增長。又比如,美國一個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在1996年推出的公共采購和招商系統(tǒng),是由地處于馬薩諸塞州的國家采購代理商所開發(fā)的相關政府采購與招標網站。由于其政府采購信息齊全并包含政府合同的全面信息,至今為止,被看成是互聯網上最具創(chuàng)新的政府采購網站之一。該網站不僅為供應商提供所有政府采購與招標信息,而且還提供所有招商鏈接以及最新的合同和交易機會;不僅提供政府發(fā)布的有關采購與招標信息,而且還詳細列舉出哪些企業(yè)贏得了招標,誰失敗了,應標者的得分,等等,非常有助于供應商全面掌握市場情況并把握下一次機會。
目前,美國的采購技術和信息技術都在迅速發(fā)展,對于世界形勢變化敏感的企業(yè)和部門正在考慮對相關網站和平臺作出新的調整,大幅度地擴展其內在功能。正如國家采購代理商、Comm-PASS網站開發(fā)商所預言的:他們的網站正準備著一次新的轉變,“正在迎接下一輪新生”。下一步,他們希望為自己的“公共采購和招商系統(tǒng)”增加雙向評估工具。依據客觀要素,自動分析進來的投標,選出最有希望的應標者,置于優(yōu)先考慮欄中,進一步詳細核查。這種系統(tǒng)將接收的投標用一種結構化的方式輸入一個數據庫。在那里,通過對應標者的客觀要素的電子化分析,可以對所有應標者作出初步的結論。最后,一旦授予合同,供應商將為其用戶提供一份網上目錄,供他們?yōu)g覽、訂購貨物,甚至用信用卡支付賬目。其最終結果是開發(fā)一個非常豐富的電子采購系統(tǒng),以招商公告開始,為政府部門和采購者提供網上訂單服務,目的是推出一個功能完備、自動化程度更高、反應更敏捷、運作更透明的智能采購系統(tǒng)。
以上這些考慮是有背景和原因的。因為互聯網和電子政府采購的大量應用,使得響應政府采購機構的信息而應標的供應商數目急劇增加,給政府部門和采購部門帶來成倍增長的幕后工作。如果沒有一種程序對收入的信息和各種要素進行前期的排列和組合,采購機構將會再次被淹沒在大量的文書工作之中,那樣將享受不到電子政務和電子化政府采購的任何益處。
正因如此,當前美國政府采購代理機構都在投入精力和資源,擴展已有的網站服務平臺,如威斯康星州的一個政府采購代理機構進行了一個擴展采購服務的實驗。從本州外,如西雅圖接受一項電子投標,在數據簽名技術尚在實驗階段的情況下,該實驗性項目測試了互聯網接入和數據簽名技術的性能。該公司現正在計劃安排測試更多的此類交易,并從中找出供應商和該州政府所需要的信息和可利用的工具。
加拿大:分級建設政府采購公共服務平臺
加拿大政府采購與招標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在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不同層面上,以保證各個部門的政府采購都能快速、有效、便捷地進行。
在聯邦政府層面上,加拿大公共事務與政府服務部開通政府采購的專業(yè)網站,其中流行最廣、點擊次數最多的是MERX電子招投標系統(tǒng)(Canada’s Electronic Tendering Service,http://www.merx.com見圖5)。它不僅僅是政府采購電子平臺,而且,利用這個平臺形成了加拿大政府采購資源與信息中心,也是加拿大中小企業(yè)商業(yè)信息的主要來源。現在,無論是聯邦政府的采購,還是省政府、市政府的采購,都有賴于這個系統(tǒng)的網絡服務。其他發(fā)達國家,如美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等,也都在學習并試圖引進該系統(tǒng)的服務。
該服務平臺的運作特點是:第一,能把采購人、供應商與聯邦政府或省、市政府等不同行業(yè)和層面的機構聯系在一起;第二,為采購人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務,如為采購人辨別和分類各供應商的投標文件,進行評標咨詢服務;第三,能使供應商或承包商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平等享有政府采購的商業(yè)機會;第四,為公眾提供便于獲取公共采購和政府合同方面的信息。如聯邦政府過去買了什么、合同的名稱以及價值是什么等;第五,為企業(yè)制作投標文件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尋找相關商業(yè)機會,提供商業(yè)往來查詢服務,包括提供外國政府和其他組織的采購機會。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所建設的網站(http://www.bcbid.gov.bc.ca見圖6)宗旨是:隨時隨地為供應商提供公共部門政府采購的信息,以便他們進行訪問和瀏覽,創(chuàng)建自己的競標申請,最終形成良性競爭的格局。供應商要想成為合格的競標者,首先要通過鏈接進行注冊。完成注冊后,一旦有與供應商相關的招標,系統(tǒng)會自動進行郵件提示,以便供應商能及時創(chuàng)建私人的產品信息,然后以電子化的形式提交競標申請。最后,供應商還可以通過該平臺查看競標結果。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所建設的平臺其顯著特點是簡潔、方便,如在該采購招標系統(tǒng)上可以通過不同方式檢索招標信息及其來源:一是招標日期;二是政府機構;三是產品與服務;四是招標編號。供應商同樣可以通過主題詞進行檢索,常見的主題詞有報價、標書等。目前,對于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各單位和供應商來說,他們可以同時登錄聯邦政府網站,也可以登錄當地采購網站。每天大概有100多萬人次訪問這兩個系統(tǒng)。供應商也可以通過該網站了解其他省的政府采購信息。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電子服務平臺,不僅為供應商提供了透明、公開和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供應商,為他們節(jié)約了財力、人力和時間。這種高效、便捷的管理手段與方法,既提高了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政府采購效率,又達到了政府采購的真正目的。
新加坡:推進公開透明
新加坡政府采購電子化立法完備、管理先進,真正做到了公開、透明、安全、高效。新加坡政府采購電子化的發(fā)展源于其電子商務的迅速發(fā)展。在推動電子商務方面,新加坡政府一開始就通過完善立法,使網上交易合法化;同時成立專門的委員會,統(tǒng)一領導和推動電子商務的發(fā)展。對于能夠應用網絡科技的企業(yè),政府都予以政策支持。早在1998年9月,新加坡就公布了“新加坡電子商務發(fā)展藍圖”,目的就是將新加坡發(fā)展成為一個國際電子商務樞紐;2000年,新加坡政府撥款3000萬新元成立“電子商務發(fā)展基金”,用于鼓勵本地公司發(fā)展電子商務。2003年,新加坡的電子商務運用比例提高至50%,以電子商務形式交易的產品和服務達到40億新元,電子商務的發(fā)展處于世界前列。
2000年12月,新加坡財政部組織建設的政府采購網站“政府電子商務中心”(http://www.gebiz.gov.sg 見圖7)正式開通。該網站是新加坡財政部推出供國內外商家用以查詢政府采購項目、下載和提交投標文件、獲取招標結果的一站式電子平臺。這樣一來,供應商不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這些活動。該平臺把新加坡政府各部門和機構的財務系統(tǒng)和采購軟件整合到一起進行協(xié)同工作。政府采購的供應商可以在網上得到政府采購的招標邀請并購買招標文件,供應商可以在網上索要發(fā)票、檢查付款、提交產品目錄和參與投標。
這個平臺的核心是電子招標系統(tǒng)(Electronic Invitation-To-Tender System),它是由新加坡財政部、國防科技局和資訊通信發(fā)展管理局聯合開發(fā)的。它是所有參與政府采購競爭的供應商都需要使用的網站服務,140個政府部門和機關都在此網站招標。一年總值約170多億新元、上萬個合同項目都通過招標和邀請出價等方式授予給供應商,供國內外商家隨時隨地查找。成功中標的供應商會獲得電子郵件通知并在網上公布。除最后的付款是在銀行系統(tǒng)完成之外,從發(fā)布招標公告到最后中標公告的整個過程,均在該網站進行。
目前該政府電子商務中心的商業(yè)伙伴已經超過7500家,政府采購項目總額超過200億新元。此外,政府電子商務中心還十分注重供應商的需求,為其提供周到且人性化的服務,即為經驗不足的供應商開通課程與講座,向他們提供咨詢和培訓。供應商如有需要,可以通過參加這些課程培訓來學習如何利用政府電子商務中心來進行投標和報價。
韓國:電子化采購的最佳實踐者
由于傳統(tǒng)政府采購方式的低效、不透明、耗費成本,韓國決定改革政府采購方式,將政府采購主管機構——采購廳由采購的執(zhí)行機構轉變成為政府采購的信息中心。配合韓國的電子政務改革,韓國的政府采購電子化從1997年開始,短短的幾年間,韓國已經完成了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tǒng)(PPS,Public Procurement Service, http://www.pps.go.kr見圖8)的組建。2003年6月,韓國電子政府采購系統(tǒng)被聯合國評為“公共服務優(yōu)秀獎”;2004年5月,該系統(tǒng)獲得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優(yōu)秀電子政務服務提供獎”。韓國政府采購電子化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韓國的政府采購電子化不僅僅是搭建一個電子網絡,傳遞采購信息,下載采購文件,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網上交易。在韓國,政府采購電子化不是一種采購方式,而是貫穿全國的、統(tǒng)一的政府采購系統(tǒng)。
韓國的政府采購電子化由韓國財政經濟部授權采購廳開發(fā)和運行。在最初建成的政府機構、采購廳、公司之間的電子數據交換系統(tǒng)(EDI)的基礎上,逐步建成商品網上交易市場、電子招投標系統(tǒng)、電子支付系統(tǒng)。從1997年開始實現網上發(fā)布采購信息和網上下載招標文件,1999年增加了網上訂貨功能,2000年實現網上投標和電子支付,2002年完成了網上采購到支付的整合,形成了一個由電子招標、電子訂貨、電子合同和電子支付構成的完整的電子政府采購系統(tǒng)。2004年,建成了客戶管理系統(tǒng)(CRM),向每一個客戶群體提供更便捷、個性化的服務。2005年,“廣泛存在的電子采購”成為韓國采購廳努力的目標,即通過開通移動電話服務,使人們隨時隨地獲得政府采購信息,并參與投標活動。
目前,韓國已有11萬家供應商進入了供應商庫,有3萬個采購機構實現了網上采購,每天有8萬人次訪問網站。2005年1至9月份,電子招標項目達到10萬個,參加競爭的供應商有150多萬家,采購合同金額170億美元,電子訂貨額為44億美元,簽訂的電子合同23000多份。采購資金的99%實現了電子支付,總共213000筆,支付時間從財政經濟部收到請款單到辦理支付手續(xù)只需4小時。近兩年每年節(jié)約采購資金28億美元。
韓國的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tǒng)不是一個孤立的采購系統(tǒng),而是一個與韓國53個職能部門的系統(tǒng)相銜接的整合系統(tǒng)。例如對投標者的資質確認,只要投標者參與某個項目的投標,系統(tǒng)會自動完成對該投標者的資質確認。因為系統(tǒng)與工商、稅務、行業(yè)協(xié)會等外圍系統(tǒng)相銜接,儲存于這些外圍系統(tǒng)中的關于該投標者的信息資料將被激活。這樣,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tǒng)就可以廣泛運用其他各系統(tǒng)的資源,將系統(tǒng)內的相關資料交由其他系統(tǒng)來提供,從而加強了采購系統(tǒng)的針對性和功能性。
來源:招標采購管理 作者:呂漢陽(作者單位:國家信息中心)
聯合國全球市場:注重標準化
聯合國全球市場由聯合國發(fā)展署機構間服務辦公室主辦,其網站(http://www.ungm.org 見圖1)不僅可以使供應商輕松更新資料,而且有利于供應商更有效地向聯合國采購系統(tǒng)推銷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同樣,該網站也為聯合國和世界銀行采購人員更加準確地辨別合適的供應商提供了更好的搜尋工具。目前,聯合國各主要機構均使用這個網站進行采購,如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勞工組織、國際貿易中心、聯合國發(fā)展計劃署、世界糧食計劃署等。據統(tǒng)計,聯合國及其附屬組織每年采購各種產品和服務總值大約為46億美元。
聯合國及其附屬機構為了維持正常運轉,用于發(fā)展中國家援助計劃和各種“人道主義”救援行動,每年必須采購大量的商品和服務。聯合國主要采購的商品包括食品、醫(yī)療、機動車輛、計算機和軟件、簡易住宅、電訊設備、實驗室設備、化學產品和建筑材料,主要采購的服務包括安全服務、外購人事服務、工程技術服務、建筑工程、承包服務、貨運服務、印刷服務和設備租賃、咨詢服務和電訊服務。
此外,聯合國不同機構負責采購的內容也不同。聯合國人口基金組織采購的產品主要是避孕藥品、醫(yī)療器械、醫(yī)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主要采購疫苗、藥品、醫(yī)療器械、車輛、供水設備等;聯合國采購司主要采購車輛及零配件、工程、信息技術、建筑預制件等;聯合國難民署主要采購難民所需的食品、衣服、農具和糧食等;聯合國工業(yè)發(fā)展組織專業(yè)致力于投資對接項目和外包對接項目,涉及農業(yè)、工業(yè)、建筑、房地產、基礎設施、運輸、能源、物流、信息、技術、文化等行業(yè)。
聯合國全球市場網站作為專一的渠道,使企業(yè)可以在聯合國采購系統(tǒng)進行注冊,成為供應商,從而向眾多的聯合國采購系統(tǒng)、各個國家和地區(qū)介紹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由于數據庫中的信息可供所有聯合國采購系統(tǒng)使用,因而便利了聯合國系統(tǒng)間供應商的信息交換。同時,數據庫還是篩選參與競標供應商的重要工具。
需要說明的是,聯合國全球市場網站對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的所有采購人員開放,但某些采購機構或組織有自己的供應商庫,所以希望潛在供應商要特別注意一下:要在不使用聯合國全球市場網站的組織或機構進行單獨注冊,這些機構和組織的網址可以通過鏈接找到。
歐盟:注重立法和信息公開
在歐洲,公共部門的采購正發(fā)生著變化。電子采購被認為是一種重要而極具影響的服務,成為歐盟工作日程的核心之一。盡管電子采購已經通過立法程序,但是其可操作性和執(zhí)行情況在歐盟27個成員國中差別很大。目前最大的挑戰(zhàn)是使電子采購流程成為歐盟公共部門采購的國家標準,進而在歐盟內實現共通。歐盟的《公共部門采購指令》試圖達成歐盟成員國內部公共采購決策的一致性。其目標是使公共采購實現無歧視、公平、透明以及對國際的供應商公開。
每年歐盟內各國政府、地方管理部門和地方議會的采購額大約是1.5萬億歐元。歐盟委員會估計,如果歐盟各國在處理新供應商上采用一致、客觀并有競爭性的投標程序,那么至少可以節(jié)省5%的采購經費。2005年歐盟委員會的一份公共采購報告指出,各國政府可以為采購商和供應商節(jié)省大約50%~80%的交易成本。因此,增加公共采購市場的競爭和效率,將對整個歐洲經濟產生積極的影響。
2004年4月,歐盟委員會通過了一系列涉及電子公共采購的新的采購指令,為現代公共采購提供法律框架。同年12月,歐盟委員會發(fā)布了實施電子公共采購法律框架的行動計劃,主要包括:一是確保歐盟內部市場電子公共采購運轉良好。法律框架如期實施,新的采購信息標準格式的應用,產品、服務和工程的分類體系,自動收集和出版標訊的電子系統(tǒng),消除電子簽名方面的障礙。二是提高采購效率,改善監(jiān)控和競爭。建立電子公共采購的評價目標,開展電子發(fā)票的研究,建立采購數據的收集、處理和統(tǒng)計系統(tǒng),對電子采購透明度、審計和可跟蹤性的度量,實現招標文件的標準化,制定對中小企業(yè)和地方的培訓計劃。三是電子公共采購的國際框架。和WTO政府采購協(xié)議的談判,和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合作,和多邊開發(fā)銀行的合作,涉及對外援助項目的電子采購等。
早在1994年,歐盟就在互聯網上開通了一份《電子招標日報》(即TED ,http://ted.europa.eu/ 見圖2)。TED的內容包括了歐盟的所有政府招標信息,依據歐盟采購協(xié)議進行的招標都在同等條件下對全部歐盟成員國的投標者進行開放。
美國:公共服務平臺突出專業(yè)化
美國政府重視以電子技術為導向的現代服務業(yè)的開拓,電子信息技術在政府部門的推行和運用也促進了信息技術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當前,美國電子政務在很大程度上正成為全球電子政務的模板。電子政務的發(fā)展推動了美國政府改革向縱深方向發(fā)展,信息技術公開透明的特點重塑了政府對民眾的服務流程,加強了政府與客戶間的互動,建立了以公眾和企業(yè)為導向的電子政務,高效率地為民眾提供更多獲得政府服務的機會與途徑,受到了公民普遍的支持。
美國政府采購電子化不僅在信息技術服務以及電子政務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其取得的成果也處于世界前列。不但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各級機構已經全部聯網,而且?guī)缀跛械目h市都建立了電子互聯網站。由于美國政府采購實行的是分散采購,即聯邦政府各部門在《聯邦采購條例》的管轄下,分別建立各自的政府采購電子服務平臺,各州政府按照各自的相關法律進行管理并建立自己的門戶網站和政府采購平臺。
除此之外,美國國內還有公共部門、民間團體和企業(yè)自行開發(fā)的各種政府或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為企業(yè)和供應商(包括個人)提供采購信息服務。但是總體來講,美國政府部門沒有專門的政府采購和招標網站,只有鏈接或內容平臺的建設。而在政府采購代理企業(yè)層面上,則有專門的提供招標和采購信息的網站。我們可以看到,美國電子政務的全功能網站,例如“第一政府網站”(http://www.firstgov.gov 見圖3),始建于2000年9月,是美國最大的電子政府網站,是了解美國政府、通往所有政府信息庫的大門。從該網站可以搜索到超過5100萬個網頁,既可以鏈接到美國聯邦政府各部門、各機構的網站,又可以鏈接到美國各州、市縣的網站,還可以鏈接到外國政府的網站。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超級大網”,既是一個完整、開放的政府網站體系,一個簡潔、實用、方便的門戶網站,又是一個豐富的資源庫,面向公眾,面向企業(yè),同時也面向政府開展服務。
而開發(fā)最成功的專門的政府采購與招標網站都是由企業(yè)或者政府采購代理機構開發(fā)和運行的。例如“美國標訊”(http://www.usbid.com/ 見圖4),開發(fā)該網站的是一家有數十年歷史的公司,專營公共部門和政府部門的采購信息和招標信息的收集、歸納、發(fā)布、咨詢與分析以及相關業(yè)務培訓。隨著電子商務的發(fā)展,該公司又開發(fā)了龐大的電子標訊網站,使其服務的內容和對象大幅度地增長。又比如,美國一個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在1996年推出的公共采購和招商系統(tǒng),是由地處于馬薩諸塞州的國家采購代理商所開發(fā)的相關政府采購與招標網站。由于其政府采購信息齊全并包含政府合同的全面信息,至今為止,被看成是互聯網上最具創(chuàng)新的政府采購網站之一。該網站不僅為供應商提供所有政府采購與招標信息,而且還提供所有招商鏈接以及最新的合同和交易機會;不僅提供政府發(fā)布的有關采購與招標信息,而且還詳細列舉出哪些企業(yè)贏得了招標,誰失敗了,應標者的得分,等等,非常有助于供應商全面掌握市場情況并把握下一次機會。
目前,美國的采購技術和信息技術都在迅速發(fā)展,對于世界形勢變化敏感的企業(yè)和部門正在考慮對相關網站和平臺作出新的調整,大幅度地擴展其內在功能。正如國家采購代理商、Comm-PASS網站開發(fā)商所預言的:他們的網站正準備著一次新的轉變,“正在迎接下一輪新生”。下一步,他們希望為自己的“公共采購和招商系統(tǒng)”增加雙向評估工具。依據客觀要素,自動分析進來的投標,選出最有希望的應標者,置于優(yōu)先考慮欄中,進一步詳細核查。這種系統(tǒng)將接收的投標用一種結構化的方式輸入一個數據庫。在那里,通過對應標者的客觀要素的電子化分析,可以對所有應標者作出初步的結論。最后,一旦授予合同,供應商將為其用戶提供一份網上目錄,供他們?yōu)g覽、訂購貨物,甚至用信用卡支付賬目。其最終結果是開發(fā)一個非常豐富的電子采購系統(tǒng),以招商公告開始,為政府部門和采購者提供網上訂單服務,目的是推出一個功能完備、自動化程度更高、反應更敏捷、運作更透明的智能采購系統(tǒng)。
以上這些考慮是有背景和原因的。因為互聯網和電子政府采購的大量應用,使得響應政府采購機構的信息而應標的供應商數目急劇增加,給政府部門和采購部門帶來成倍增長的幕后工作。如果沒有一種程序對收入的信息和各種要素進行前期的排列和組合,采購機構將會再次被淹沒在大量的文書工作之中,那樣將享受不到電子政務和電子化政府采購的任何益處。
正因如此,當前美國政府采購代理機構都在投入精力和資源,擴展已有的網站服務平臺,如威斯康星州的一個政府采購代理機構進行了一個擴展采購服務的實驗。從本州外,如西雅圖接受一項電子投標,在數據簽名技術尚在實驗階段的情況下,該實驗性項目測試了互聯網接入和數據簽名技術的性能。該公司現正在計劃安排測試更多的此類交易,并從中找出供應商和該州政府所需要的信息和可利用的工具。
加拿大:分級建設政府采購公共服務平臺
加拿大政府采購與招標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在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不同層面上,以保證各個部門的政府采購都能快速、有效、便捷地進行。
在聯邦政府層面上,加拿大公共事務與政府服務部開通政府采購的專業(yè)網站,其中流行最廣、點擊次數最多的是MERX電子招投標系統(tǒng)(Canada’s Electronic Tendering Service,http://www.merx.com見圖5)。它不僅僅是政府采購電子平臺,而且,利用這個平臺形成了加拿大政府采購資源與信息中心,也是加拿大中小企業(yè)商業(yè)信息的主要來源。現在,無論是聯邦政府的采購,還是省政府、市政府的采購,都有賴于這個系統(tǒng)的網絡服務。其他發(fā)達國家,如美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等,也都在學習并試圖引進該系統(tǒng)的服務。
該服務平臺的運作特點是:第一,能把采購人、供應商與聯邦政府或省、市政府等不同行業(yè)和層面的機構聯系在一起;第二,為采購人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務,如為采購人辨別和分類各供應商的投標文件,進行評標咨詢服務;第三,能使供應商或承包商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平等享有政府采購的商業(yè)機會;第四,為公眾提供便于獲取公共采購和政府合同方面的信息。如聯邦政府過去買了什么、合同的名稱以及價值是什么等;第五,為企業(yè)制作投標文件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尋找相關商業(yè)機會,提供商業(yè)往來查詢服務,包括提供外國政府和其他組織的采購機會。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所建設的網站(http://www.bcbid.gov.bc.ca見圖6)宗旨是:隨時隨地為供應商提供公共部門政府采購的信息,以便他們進行訪問和瀏覽,創(chuàng)建自己的競標申請,最終形成良性競爭的格局。供應商要想成為合格的競標者,首先要通過鏈接進行注冊。完成注冊后,一旦有與供應商相關的招標,系統(tǒng)會自動進行郵件提示,以便供應商能及時創(chuàng)建私人的產品信息,然后以電子化的形式提交競標申請。最后,供應商還可以通過該平臺查看競標結果。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所建設的平臺其顯著特點是簡潔、方便,如在該采購招標系統(tǒng)上可以通過不同方式檢索招標信息及其來源:一是招標日期;二是政府機構;三是產品與服務;四是招標編號。供應商同樣可以通過主題詞進行檢索,常見的主題詞有報價、標書等。目前,對于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各單位和供應商來說,他們可以同時登錄聯邦政府網站,也可以登錄當地采購網站。每天大概有100多萬人次訪問這兩個系統(tǒng)。供應商也可以通過該網站了解其他省的政府采購信息。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電子服務平臺,不僅為供應商提供了透明、公開和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供應商,為他們節(jié)約了財力、人力和時間。這種高效、便捷的管理手段與方法,既提高了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政府采購效率,又達到了政府采購的真正目的。
新加坡:推進公開透明
新加坡政府采購電子化立法完備、管理先進,真正做到了公開、透明、安全、高效。新加坡政府采購電子化的發(fā)展源于其電子商務的迅速發(fā)展。在推動電子商務方面,新加坡政府一開始就通過完善立法,使網上交易合法化;同時成立專門的委員會,統(tǒng)一領導和推動電子商務的發(fā)展。對于能夠應用網絡科技的企業(yè),政府都予以政策支持。早在1998年9月,新加坡就公布了“新加坡電子商務發(fā)展藍圖”,目的就是將新加坡發(fā)展成為一個國際電子商務樞紐;2000年,新加坡政府撥款3000萬新元成立“電子商務發(fā)展基金”,用于鼓勵本地公司發(fā)展電子商務。2003年,新加坡的電子商務運用比例提高至50%,以電子商務形式交易的產品和服務達到40億新元,電子商務的發(fā)展處于世界前列。
2000年12月,新加坡財政部組織建設的政府采購網站“政府電子商務中心”(http://www.gebiz.gov.sg 見圖7)正式開通。該網站是新加坡財政部推出供國內外商家用以查詢政府采購項目、下載和提交投標文件、獲取招標結果的一站式電子平臺。這樣一來,供應商不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這些活動。該平臺把新加坡政府各部門和機構的財務系統(tǒng)和采購軟件整合到一起進行協(xié)同工作。政府采購的供應商可以在網上得到政府采購的招標邀請并購買招標文件,供應商可以在網上索要發(fā)票、檢查付款、提交產品目錄和參與投標。
這個平臺的核心是電子招標系統(tǒng)(Electronic Invitation-To-Tender System),它是由新加坡財政部、國防科技局和資訊通信發(fā)展管理局聯合開發(fā)的。它是所有參與政府采購競爭的供應商都需要使用的網站服務,140個政府部門和機關都在此網站招標。一年總值約170多億新元、上萬個合同項目都通過招標和邀請出價等方式授予給供應商,供國內外商家隨時隨地查找。成功中標的供應商會獲得電子郵件通知并在網上公布。除最后的付款是在銀行系統(tǒng)完成之外,從發(fā)布招標公告到最后中標公告的整個過程,均在該網站進行。
目前該政府電子商務中心的商業(yè)伙伴已經超過7500家,政府采購項目總額超過200億新元。此外,政府電子商務中心還十分注重供應商的需求,為其提供周到且人性化的服務,即為經驗不足的供應商開通課程與講座,向他們提供咨詢和培訓。供應商如有需要,可以通過參加這些課程培訓來學習如何利用政府電子商務中心來進行投標和報價。
韓國:電子化采購的最佳實踐者
由于傳統(tǒng)政府采購方式的低效、不透明、耗費成本,韓國決定改革政府采購方式,將政府采購主管機構——采購廳由采購的執(zhí)行機構轉變成為政府采購的信息中心。配合韓國的電子政務改革,韓國的政府采購電子化從1997年開始,短短的幾年間,韓國已經完成了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tǒng)(PPS,Public Procurement Service, http://www.pps.go.kr見圖8)的組建。2003年6月,韓國電子政府采購系統(tǒng)被聯合國評為“公共服務優(yōu)秀獎”;2004年5月,該系統(tǒng)獲得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優(yōu)秀電子政務服務提供獎”。韓國政府采購電子化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韓國的政府采購電子化不僅僅是搭建一個電子網絡,傳遞采購信息,下載采購文件,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網上交易。在韓國,政府采購電子化不是一種采購方式,而是貫穿全國的、統(tǒng)一的政府采購系統(tǒng)。
韓國的政府采購電子化由韓國財政經濟部授權采購廳開發(fā)和運行。在最初建成的政府機構、采購廳、公司之間的電子數據交換系統(tǒng)(EDI)的基礎上,逐步建成商品網上交易市場、電子招投標系統(tǒng)、電子支付系統(tǒng)。從1997年開始實現網上發(fā)布采購信息和網上下載招標文件,1999年增加了網上訂貨功能,2000年實現網上投標和電子支付,2002年完成了網上采購到支付的整合,形成了一個由電子招標、電子訂貨、電子合同和電子支付構成的完整的電子政府采購系統(tǒng)。2004年,建成了客戶管理系統(tǒng)(CRM),向每一個客戶群體提供更便捷、個性化的服務。2005年,“廣泛存在的電子采購”成為韓國采購廳努力的目標,即通過開通移動電話服務,使人們隨時隨地獲得政府采購信息,并參與投標活動。
目前,韓國已有11萬家供應商進入了供應商庫,有3萬個采購機構實現了網上采購,每天有8萬人次訪問網站。2005年1至9月份,電子招標項目達到10萬個,參加競爭的供應商有150多萬家,采購合同金額170億美元,電子訂貨額為44億美元,簽訂的電子合同23000多份。采購資金的99%實現了電子支付,總共213000筆,支付時間從財政經濟部收到請款單到辦理支付手續(xù)只需4小時。近兩年每年節(jié)約采購資金28億美元。
韓國的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tǒng)不是一個孤立的采購系統(tǒng),而是一個與韓國53個職能部門的系統(tǒng)相銜接的整合系統(tǒng)。例如對投標者的資質確認,只要投標者參與某個項目的投標,系統(tǒng)會自動完成對該投標者的資質確認。因為系統(tǒng)與工商、稅務、行業(yè)協(xié)會等外圍系統(tǒng)相銜接,儲存于這些外圍系統(tǒng)中的關于該投標者的信息資料將被激活。這樣,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tǒng)就可以廣泛運用其他各系統(tǒng)的資源,將系統(tǒng)內的相關資料交由其他系統(tǒng)來提供,從而加強了采購系統(tǒng)的針對性和功能性。
來源:招標采購管理 作者:呂漢陽(作者單位:國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