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充分體現(xiàn)政府采購的公開透明原則,以前在公開招標采購的唱標環(huán)節(jié),我們還特意把投標人的投標保證金也給唱出,但自從去年發(fā)生了那件事之后,我們再也不唱投標保證金這項內容了。"近日,某采購代理機構項目負責人向筆者透露說。
據(jù)這位項目負責人介紹,這件事發(fā)生在一個辦公用品項目的采購過程中,因為唱了投標人的投標保證金,直接導致他們后來不知如何答復供應商的質疑。
《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18號)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開標時,投標文件中開標一覽表(報價表)內容與投標文件中明細表內容不一致的,以開標一覽表(報價表)為準。投標文件的大寫金額和小寫金額不一致的,以大寫金額為準;總價金額與按單價匯總金額不一致的,以單價金額計算結果為準;單價金額小數(shù)點有明顯錯位的,應以總價為準,并修改單價;對不同文字文本投標文件的解釋發(fā)生異議的,以中文文本為準。
在評標環(huán)節(jié),采購代理機構組織的評標委員會也是按照上述原則來處理供應商報價不一致問題的。但因為唱了投標人的投標保證金,該采購代理機構要按照這個原則處理就引出了新的問題。
"因為根據(jù)《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三十六條的規(guī)定,招標采購單位規(guī)定的投標保證金數(shù)額不得超過采購項目概算的百分之一,考慮到供應商的報價不一,讓他們繳納一樣的投標保證金不公平,因此我們在招標文件中要求投標人根據(jù)自己的投標報價繳納投標保證金,一般我們都讓投標人遞交其投標總價的百分之一。"采購代理機構項目負責人介紹說,在2011年這個辦公用品項目的采購過程中,投標人G公司的投標總價為27萬元,投標保證金為2700元。評標時,評標委員會發(fā)現(xiàn)該供應商的投標總價和單價不一致,于是就根據(jù)《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四十一條的規(guī)定,以單價金額計算結果為準,確定G公司的投標總價為27.31萬元。
沒想到G公司中標后,未中標的供應商V公司提出質疑稱:"唱標時,G公司的投標總價為27萬元,為什么中標的價格卻變成了27.31萬元。"
當采購代理機構作出"其投標總價和投標單價不一致,根據(jù)《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四十一條的規(guī)定,評標委員會重新認定了其報價"的解釋后,V公司又提出,根據(jù)招標文件的規(guī)定,投標人遞交的投標保證金為其投標總價的1%。如果認定G公司的投標報價為27.31萬元,那么該公司繳納的投標保證金就不足,怎么能確定他們是此次采購的中標人呢?
一時間,采購代理機構不知如何是好。
"這件事雖然沒有引起投訴,但還是反映到了監(jiān)管部門那里。該項目雖然沒有因此而廢標,但監(jiān)管部門認為,采購代理機構完全沒有必要唱投標保證金,這樣做無異于自己給自己戴緊箍咒。對于政府采購活動的組織方來說,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操作即可。"采購代理機構項目負責人透露說。
來源:政府信息采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