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評標委員會由采購人代表和有關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成員人數應當為五人以上單數。其中,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不得少于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二。采購數額在300萬元以上、技術復雜的項目,評標委員會中技術、經濟方面的專家人數應當為五人以上單數。招標采購單位就招標文件征詢過意見的專家,不得再作為評標專家參加評標。采購人不得以專家身份參與本部門或者本單位項目的評標。
可見,政府采購的評審不是采購人代表說了"算"。有采購人代表或許會認為,"我拉攏一下專家,評審結果就能隨我所愿了。"其實,這樣的做法潛藏著很大的風險。某采購人代表就曾因這樣的事情受到了處分。
和拜把子兄弟串通評標受處分
據了解,此事是因一實驗設備項目采購而起。在該項目的采購中,由于受到單位領導示意,采購人代表從向采購代理機構提項目技術需求開始,就對某供應商表現出了明顯的傾向性。不過,在其堅持讓采購代理機構將技術需求"原樣"寫入招標文件后,遭到了其他潛在供應商的質疑,有供應商還表示如果不修改采購需求就要投訴。采購人代表被迫放棄了自己的傾向性需求,在感到懊惱的同時,對如何"掌控"后續(xù)流程也讓他一籌莫展:"接下來,如果搞不定,我該怎么向領導交代呢?"
讓采購人代表喜出望外的是,開標當天早上,他接到了一個評過幾次標后和他"拜了把子"的"兄弟"的電話:"哥們兒,這次抽到我了。你們領導有什么指示?盡管吩咐!"采購人代表趕快將領導的意思告訴了這位專家兄弟。最終,在拜把子兄弟的配合下,評審結果也達到了采購人代表的期望。而評審結果公布后,也再沒有供應商提出質疑。于是采購人代表開始高枕無憂地開始新的工作內容。
然而,讓采購人代表沒想到的是,財政部門在對采購代理機構進行考核時,對項目操作情況的抽查中,抽到了這個實驗設備的采購。在對招標文件及投標文件進行仔細核查時,財政部門的工作人員發(fā)現,在此次采購中,有兩家供應商的投標響應優(yōu)于中標供應商的投標文件。再仔細查閱評審記錄后,財政部門的工作人員發(fā)現,評標委員會中,采購人代表和有一位專家給投標供應商的的多項打分都不客觀。具體表現在,給中標供應商的打分都偏高,給其他供應商的打分都畸低。
于是財政部門的工作人員找采購人代表進行溝通,但采購人代表卻否認跟專家有任何勾結。自己那樣打分雖然有主觀因素(就覺得中標供應商好),但絕對沒有和另外的專家有任何串通,也沒有拿供應商的任何好處。不過,當財政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要請審計部門和紀檢監(jiān)察部門介入調查時,采購人代表立刻說了實情,是他"拜把子兄弟"主動聯系他并主動幫他的。
財政部門最終認定這個項目操作違法,要求采購人對采購人代表進行處分。
上級授意不合法應設法勸說
在法律專家看來,《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四十五條"評標委員會成員名單原則上應在開標前確定,并在招標結果確定前保密"之規(guī)定的用意之一就是為了保證政府采購活動能在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環(huán)境中進行?!墩少彿ā返诙鍡l更是明確要求,政府采購當事人不得相互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其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得以任何手段排斥其他供應商參與競爭。然而,卻依舊有從業(yè)人員鋌而走險。
業(yè)界專家提醒,作為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團體組織的采購人代表,在參與政府采購活動時,最好只是將其看作一項工作,而不能把它作為一項權力,絕不能想怎么辦就怎么辦,任何行為都應以法律為準繩。如果在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遇到上級交辦的任務不合法時,應當想方設法去說服上級,而不是積極配合其目的的實現,更不能主動去提供方便。上述采購中,在技術參數的傾向性遭到質疑后,采購人代表就應及時向授意領導匯報目的難以實現,而不是積極通過"拜把子兄弟"來幫忙。因為這樣操作,事情一敗露,領導很可能會將自己的問題推得干干凈凈,采購人代表很難說清跟自己沒關系,畢竟下屬按領導要求辦事時,領導不可能為這種事情簽字。
來源: 政府采購信息報 作者:萬玉濤